![]() |
第D06版:共赴春光 疫战到底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 “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忙,解决了原材料紧缺这一大难题,我们更有信心和决心,开足马力生产、扩大产能了。”日前,河南思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对登封市纪委监委督导组说道。 河南思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登封市唯一一家生产医用口罩的厂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面对医用口罩紧缺的情况,1月26日,登封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带领督导组,第一时间来到河南思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现场督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督导组实地检查了口罩生产情况,了解到企业目前还存在人员紧缺、原材料紧张、机器维修不到位等困难,需要协调解决,督导组立即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我们也想早一天复工复产,但是工人年前都放假了,现在交通管制都来不了厂里。不仅如此,由于年前囤积少,原材料紧张,着急死了。”河南思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的一席话,督导组马上联系职工所在地的颍阳镇和告成镇党委,动员职工当天回厂复工,并由当地党委把职工直接送到企业,第二天,第一批8个职工全部回厂工作。同时,督导组积极协调人社部门紧急招录生产工人,并陆续输送到该企业。目前,河南思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共30个生产口罩工人,三条生产线三班倒,24小时不停歇,日产口罩20多万只。 针对原材料熔喷布不足、原材料运输困难等问题,督导组协调交通部门开辟绿色运输通道和专门车辆,到新郑、高新区等地,协调运输熔喷布,确保原材料充足供应。同时,每天安排两名纪检监察干部24小时驻厂值班,帮助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化解难题,保障市场供应。 据了解,医用口罩需要在厂家7到14天时间解析消毒的流程,才能往市场上投放。为有效缩短解析时间,登封市纪委监委领导协调投资审批、规划审批等多个部门开通了绿色通道,新建恒温解析间,目前口罩在恒温解析间7天就可以达标出厂,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河南思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从最初的日产量8万只口罩,到日产量十几万只口罩,再到现在的日产量20多万只口罩,登封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着监督保障职能,将复工复产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难题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实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为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监督保障。 郑报全媒体记者 袁建龙 登封融媒记者 李剑 通讯员 白朝鹏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