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0版:共赴春光 疫战到底 上一版3  4下一版
D10-11
登封市教体人:在担当中绘就最美战“疫”画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登封市教体人:在担当中绘就最美战“疫”画卷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考验着人的意志和能力。大“疫”当前,登封市教体人勇敢担当,全力以赴、积极“备战”、众志成城、顽强“作战”,绘就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疫”画卷。

登封融媒记者 孙淑霞

通讯员 武振亚 马培培

身先士卒 领导班子扛“战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党员就是旗帜,干部就是核心。

疫情以来,登封市教体局领导班子身先士卒,成立了最严密的组织、建立最严格的制度、采取最得力的措施、构建最顺畅的群防群治网络,严密排查、严格管控、严防死守,控制所有潜伏的传播源,切断一切可能的传播途径,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对于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登封市教体局不打折扣坚决执行,无论多晚,都要做到贯彻会议精神“不隔夜”;对于制订落实方案,登封市教体局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

登封市党组书记李智鑫担任S317卡口临时党支部书记,多次深入分包楼院、道路卡口、武术学校督查指导防疫工作。哪里是登封市教体局的防疫一线,哪里就有教体局领导班子的身影。无论是阖家欢聚的大年初一,或是积雪坚冰的路上,还是寒风刺骨的夜晚,都不能阻挡他们的脚步,他们为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各种物资,大到帐篷、小到暖手宝,对值班工作人员的关怀无微不至,他们扛起战“疫”大旗,引领全体登封教体人坚定着誓与疫情抗争到底的信念。

永不言累 第一时间上“火线”

如今,加班是登封市教体局机关的工作常态,方便面成了大家的标准“工作餐”。机关除少数在单位值守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全部走出机关深入分包武校、楼院、卡点……全力以赴服务在防疫一线。

其中,工作人员黄冲、董增木、孙志远、张跃峰在完成了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将近一个月的服务工作后,立刻回到单位投身防疫一线。黄冲化身“夜游人”,督查楼院防疫咨询工作;还要照顾妻子生病、岳母行动不便的孙志远已经不记得在机关加了多少个班;家有孩子和耄耋老人需要照顾的董增木多少天顾不上回家换衣服;张跃锋主动请缨在S317卡口的寒风中奋战多日……

除了他们,我们的志愿工作者们每天在分包楼院、卡点、武校之间风里来、雪里去,一包方便面、一杯热水就能让大家在寒冬的野外帐篷里蹲点守候一天,守护着一个片区的平安,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宁。他们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群秉承“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信念的登封教体人。

严防死守,打响防疫“阻击战”

疫情发生以来,登封市教体局全力配合登封市委、市政府统筹安排,创新防疫工作思路,出台多项敢为人先的举措,率先打响防疫“阻击战”。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登封市教体局最早在S317卡口成立临时党支部;最先为坚守楼院的老师配置大衣、暖手宝、帐篷等取暖保暖物资;最先制定了楼院值班人员须知、楼院值守工作标准;为使楼院工作无空当、无缺口,率先成立了督查小组,采取24小时三班制对楼院值守工作进行督促指导……

登封市教体局积极对有疫情高发地区旅居史、接触史、留观史、病愈史的四类人员进行排查和登记,截至目前已排查出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旅居史、接触史师生1188人,并已及时上报市指挥部进行妥善处置。

在困难面前,登封教体人永不退缩、敢于担当,确保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干在点上。

求真务实,守住武校“生命线”

登封10余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校学生,是登封教育体育局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寒假作为武校每年唯一的假期而造成的巨大人员流动,更为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

登封按照生源地对这十几万学生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对疫区学生特别关注,一个个电话、一次次询问,让排查老师不同程度出现耳鸣、声音沙哑等症状。

登封市教体局严格把控武术学校开学时间,严令禁止擅自开学和学生提前返校,并对外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对于滞留学校的学生,配备专门老师安排他们的生活、学习,做到戴口罩、测体温、少聚集,并劝阻家长探望,特别是腊月二十八,在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的直播为录播后,2万多名武校学生的去留特别是1037名湖北籍学生的安置问题成为当时登封市委、市政府最为关注的热点。塔沟武校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通过让学生投亲奔友、留校等方法进行合理安排,成功破解这一难题。

在疫情面前,求真务实的登封市教体局筑起一道道“防护墙”,把好武校这一“关隘要地”,守住了武校师生安全的“生命线”。

灵活创新,线上教学“出实招”

“教学的信息化就是要让大数据、人工智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用信息技术解决普通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登封市教体局科学与信息技术科主任呼新洪说道,在线上教学遍地开花的时候,登封市教体局灵活创新,引导各学校取长补短,积极学习,同时注重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

把教师从高负荷、低效率、零起点的学科录课和课程直播中解放出来,提倡利用好现有的网络课程资源,必要时组织优秀教师录制微课。倡导教师线上答疑、作业检测、创新评价形式,让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现代教育服务,是登封市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疫情亦无法阻挡登封教体人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决心、无法拦阻开启教育现代化2035的信心。冲锋的号角早已吹响,战“疫”还在继续。登封市教体局将在登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众志成城、科学防疫,与登封人民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停课不停学,登封老师化身主播

近日,登封有这么一群园丁,化“疫”为“益”、化“宅”变“在”,尝试探索网络教学模式,自制学习课件,通过信息网络为学生解答学习疑惑,在家“宅”出了教育新智慧、新高度。

王军杰:录制视频解疑惑

一只手拿着手机,并借用物品支撑整个手腕,另一只手拿着笔,在一张白纸上写着数学题,嘴里还喃喃自语地说着答题办法。

这颇有些怪异的姿势成了春节过后王军杰的“常规动作”,有时甚至早上6点就开始录制。原来,这是登封市实验高中王军杰老师在为同学们录制解题小视频。王军杰的解题小视频在班级微信群得到同学们的“热捧”,这下王老师更加忙碌了,因为面对这种新潮的教学方式,同样是高中教师的妻子也需要一点点摸索。

可家里还有两个年纪尚小的女儿,王老师夫妻俩只能在家实施轮流排班。

姚三丽:悉心帮教当“老师”

姚三丽是登封嵩阳高中最早试水“在线授课”的老师。因延期开学,焦虑不安的她偶然间接触到了云视讯,便开始慢慢探索尝试。可没多久又遇到了新问题,云视讯有时模糊不清。于是她便开始尝试不同的应用软件,最终探索出用钉钉直播做教研、用微视频做评课、用优教信使布置批改作业的好办法。

多款应用软件的来回切换,让许多老师无从下手。姚三丽便又成了“老师”,主动为同事答疑解惑。从大年初一到现在,她除在学校值班、每天及时上报疫情外,还要召开视频教研会,更要抽出时间为应用不太熟练的老师单独开“小会”。如今不同的教学软件都被姚三丽老师玩得“很溜”,同事们都说她玩出了新高度。

侯丽娜:“智慧大脑”班主任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本该在教室里努力备战2020年高考的高三学子们,现全部宅在了家里。为让宅在家里的学生动起来,登封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一班班主任侯丽娜实验了多种方法。

她用微信群统计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尝试用钉钉做直播与学生互动、设置打卡任务等。为了解学情,她每天用固定时间统计学生作业存在的疑难问题,积极协调各科老师,提前告诉学生要统计问题的学科。并迅速掌握了在线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引领全校教师尝试直播教学,为随后更顺畅的线上授课积累经验、解决问题、提供保障。

由于外出不便,缺乏备课资料,侯丽娜又从多家教育网站、微信公众号中整理归纳有用的信息和资料,分享发给同事们。“谁家里条件不具备,我来替您为学生答疑。”这是她作为一名党员常说的话。

党员教师:党旗飘扬的地方,绝不容许疫情蔓延

鲜艳的党旗下

静静地悬挂着誓言

人间最亮的一抹红

陪着你 陪着我 安全地度过抗疫的每一天

党旗飘扬的地方

绝不容许疫情蔓延

看来日

疫魔溃后 亿万笑颜

这是登封市区三初中防控疫情党员示范岗“红顶屋”诞生后,该校老师景朝峰难于抑制内心中激动之情而创作出《红顶屋的坚守》诗歌里的一段,表达了登封教育体育人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登封市区三初中家属院大门口东西通透,立在寒风中更是“透心凉”。老师们即使穿着厚衣服,用着暖手宝,仍冻得瑟瑟发抖。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决心用帐篷搭建一个小屋。可是在平常搭建一个小屋只是几趟采购的事,如今却困难重重。实体店没开门,网上订购发不了货……万般无奈下,他们只能自己动手,党员张拯华四处借架子,又从学校仓库里翻出了废旧喷绘和宣传版面,大家一起动手,从下午4点忙到晚上8点,小红屋终于搭成了,并在帐篷外插上了鲜亮的党旗,挂上了“登封市区三初中党员示范岗”。

就这样,红顶屋诞生了。红顶屋建成了,登封市区三初中家属院临时党支部书记付向丽在公婆住院、孩子在家的情况下,时常守在咨询点上,早出晚归;校长刘俊颖为改善值班人员的生活,早上为大家带来亲手做的早餐、中午带着食材为大家下厨做饭……红顶屋里,党员们彼此簇拥着、仰望着帐篷里悬挂着的党旗,心里充满了浓浓的归属感。

有了党,就有了家;有了家,就有了奔头,就有了坚守,就有了希望。

“学成回来了!”登封市区三初中老师许学成在接到防疫值班通知后,骑行三十多公里,从登封颍阳赶到工作岗位上。大年三十他开车带着爱人和孩子回到老家颍阳。随着疫情出现,他接到返校通知,但许多地段车已经开不过去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于是,他骑着电动车、戴着口罩,在刺骨寒风里骑了两个小时后,推着电量耗尽的电动车赶到了登封市区三初中家属院医疗咨询服务点,按时到岗。

“他总是天不亮就来了,天黑了还在。这段时间,我和他结伴。”登封市区洧河路环卫工杨金箱口中的他就是和谐小区楼院教体局医疗咨询服务点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商埠街小学副书记王光道。承担医疗咨询服务以来,王光道全身心投入,每天早上6:40就赶到咨询服务点,晚上10点才回家。王光道说,两班轮流要交接,我一个人守着可以减免交接造成的不必要麻烦。此外,五十多岁的他还主动揽过消杀工作,一天两次,背着重重的消杀器具穿行在小区的角角落落。他说:“关键时刻,党员就要冲锋在前,该带头就要带头。”该服务点临时党支部书记杨文霞谈到王光道时说,他的行为影响了整个支部。

登封的值班教师们就这样守护着楼院,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登封市区三初中党员景朝峰说,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我们期待春暖花开。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阻挡春天的脚步,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登封市教体局全力保障网上教学畅通无阻

为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在延期开学期间,登封市教体局提前筹谋,积极行动,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全市中小学生“停学不停课,停课不停学”,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1月30日,教体局印发通知,要求各学校按照“一校一策”的要求科学制订网上教育教学实施方案,组织教师制定网上教学计划,并引导、督促家长做好学生在家期间的学习活动,并安排部署全市中小学校利用郑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手机APP(优教信使)开展网上课程教学。

疫情防控期间,登封市教体局要求教师提前备课,搞好教研,为网上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录制微课。组织登封市各中小学校老师按照学科教学计划,选择资源平台上急缺的章节进行集中录制微课,通过郑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全市师生线上学习共享,进一步推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目前已经录制微课169个。

组织网络教研。针对现在的新情况、新形势指导登封市教师开展网络教研,制定网络教研计划,进行网络集体备课。

运用数字化资源。整合各种开放公益平台优质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点播学习。由各学校结合实际,组织教师根据网上学习资源清单,以优秀课堂实录、微课、线上作业、导学案、线上测试、学习任务单等数字资源形式,制作学生网上学习包,每天向学生发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线答疑辅导。督促学生通过电子教材进行课本知识预习和复习,完成教师发布的预习作业、网上作业、离线作业、拓展作业、微课作业等任务并自主提出问题。每天对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做好学生的作业批改和答疑指导,同时还要重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个多月来,登封市教体局利用各种线上手段,开展远程培训,加强对教师的网上教学指导,切实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实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46108 2020-03-12 00:00:00 四 登封市教体人:在担当中绘就最美战“疫”画卷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