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06版:共赴春光 疫战到底 上一版3  4下一版
L06
抗疫战士李磊匆匆而别 宿舍里还放着没吃完的方便面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抗疫战士李磊匆匆而别 宿舍里还放着没吃完的方便面

“李磊出事了……”2月5日晚,噩耗传到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办事处,下午还在防疫战场的他,突然就这么匆匆地走了,很多同事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大年初二就离开家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李磊,2月5日晚上抽出一点时间想要回家看看做完手术不久的爸爸,再给家人送些生活用品。可没想到,那晚雪后路滑,一场车祸夺走了他鲜活的生命。在他的宿舍里,还放着他的水杯、香皂、牙刷、牙膏,以及两桶没来得及吃完的方便面……

记者 王军方 通讯员 贺振广 文/图

下班途中突遇车祸,他再也没醒来

“爸爸,你回来没有?”“还没有……”2月5日傍晚,想爸爸心切的女儿拨通了10多天没回家的李磊的电话。

2月5日17时40分左右,航空港区郑港办事处班子成员召开第10次疫情防控研判会。接着,办事处又召开村支部书记会,安排下一步防疫工作,会议结束后已是晚上7点多。

当晚,天阴沉沉的,降雪后路上结冰。很多在郑州市区居住的航空港区机关干部都选择了住在工作单位的宿舍。

李磊的父母70多岁,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女儿,一个14岁,一个刚2岁。李磊的父亲体弱多病,去年才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父母和女儿困在家中,他离开家10多天,实在放心不下,于是在当晚工作全部结束之后,他带着买好的米面油蔬菜赶回家中。

当他走到郑州南三环下道口附近时,不幸发生交通事故。在他下车准备处理事故,没想到下车的一瞬间,后面一辆车撞了上来,他倒下了。

郑港办事处负责人接到电话,迅速赶到现场,但李磊已经不行了。“李磊,李磊,醒醒,快醒醒,领导和同事都来看你了……”妻子大声呼唤着,然而,李磊的眼睛再也没有睁开。

痛心和惋惜的泪水从现场每个人的眼中淌下……

他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社区里

疫情就是命令。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李磊作为一名党员,曾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我是共产党员,愿为党的事业不惜牺牲一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不管不顾”刚做完心脏手术的老父亲,冲锋在一线。

从大年初二开始,战“疫”打响,李磊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连续11天坚持在抗疫第一线。

作为包村的办事处中层干部,他负责凌庄行政村工作,分包联系锦绣绿苑小区、蓝天公寓小区。分包村两个小区刚刚安置不久,818套房子,3650名村民,工作压力巨大。他按疫情防控布置的任务,每天奔波在岗位上,天不明就起床,半夜才回住室,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两个社区。

为摸清底数,李磊加班加点入户排查,制订防控方案,统筹安排疫情宣传、值班人员、物资分配等各项工作,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控工作要求。

李磊在防控一线既严又“抠”。为保障群众的健康,小区进出管理很严。为节省物资,他对自己更“抠”——一个口罩消毒了再用,省出来的都给了村民。他驻守在防控卡点,白天给群众量体温、做登记,夜里还得查岗,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不能擅离职守。

他对别人从不“吝啬”,而是主动帮助他人。为防止疫情传播,减少人员流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绿苑小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张大爷,儿女不在身边,时刻需要照顾,李磊就自掏腰包为张大爷购买生活用品并送到家中。

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家庭。

李磊上有老下有小,在战“疫”的紧要关头,他选择坚持在一线工作。

办事处是他的第二个家,常吃住在单位

“没有个人的辛勤付出,哪有群众的集体幸福。”这是李磊做人做事的感言。

李磊为人正直,处事刚正不阿,时时刻刻都严格要求自己,从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生活上简单朴实。“没有人是天生的工作狂,只是因为内心还有追求,于是就得努力工作!”李磊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的追求,便是对职业的尊重,对工作的付出,对同志的关爱,对自己的严格。

在任安全生产监察科科长期间,他带头到企业、社区、门店排查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一些大型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他敢于碰硬,不留情面,不抽他人一支烟,不喝他人一瓶水,只求他们整改到位。

他把办事处当成自己第二个家,天天吃住在单位。

同事都说,李磊干事主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工作中敢闯敢干。但是,他的个人生活却极其简朴。他“走”后,他的房间里,除了一床被子和洗漱物品,只剩下两桶应急方便面等简单物品。平时,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出风头摆阔气。他常说:“人需要干点儿事,不能老想着自己。”

他严格按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干干净净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简简单单生活,这一点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郑港办事处主任杨振国这样评价李磊:对党忠诚,任劳任怨,从来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工作再苦再累,也从不喊冤叫屈,他和同志们的感情非常深。

深爱航空港大地,他总结出“工作五字经”

1977年出生的李磊深深爱着航空港大地,爱着郑港办事处。他本来是郑州市中原区人,却来到了离家几十公里外的航空港区。

他在中原区棉纺路街道办事处工作期间,曾任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三棉西社区党委书记兼社区主任。2007年,他受聘为郑州市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委员。2009年3月起,他经中原区组织部安排挂职锻炼一年。2011年6月,他当选中原区第十届党代会代表。

2011年10月初,他被市委组织部抽调到综保区(航空港区)“强基富民”驻村工作队,2012年所在工作队考评为“优秀”。2013年4月,他响应号召调动到郑港办事处工作,参加了4个村庄的拆迁安置工作。

拆迁安置工作被人称为天下最难干的工作。其间,他天天吃住在村里,常走街串户了解村民情况,用村民的语言拉近距离,用聊天的方式引导群众,用公正的态度化解矛盾,常走访群众一直到深夜。面对困难,他迎难而上,面对威胁不低头。酷暑时,他身上多处晒蜕皮、衣服常湿漉漉的;寒冬,他手上多处皴裂,烤烤火就是享受;在工地扎烂了两双鞋,他对磕磕碰碰毫不在意,灰尘满身也无暇理会。

2014年,他被郑港办事处任命为劳保所所长。在担任郑港办事处社会保障办公室主任期间,他带队到企业讨要,为农民工讨回工资7000多万元。2014、2015、2016年考核均为“优秀”。2017年7月,他任郑港办事处安监办主任。

在工作中,他总结出“工作五字经”:一是安排工作要“快”,二是依靠群众要“紧”,三是面对阻力要“硬”,四是执行政策要“严”,五是工作方法要“多”。正是这“工作五字经”,让他在工作中处处领先。

郑港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苏营周说,李磊的事迹,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体现,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其所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以生命为代价诠释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这场战役中率先垂范、凝神聚力、共克时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46447 2020-03-13 00:00:00 五 抗疫战士李磊匆匆而别 宿舍里还放着没吃完的方便面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