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8版:战疫郑能量 天使之翼 上一版3  4下一版
TⅠ04
党旗所指 冲锋所向 大疫来时足见医者担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党旗所指 冲锋所向 大疫来时足见医者担当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战“疫”实录
“郑州速度”10天建成岐伯山医院

己亥末,庚子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至,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上全面打响。疫情之下,医护人员守卫的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病毒,郑州市一院广大医务工作者迎难而上,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以“光速”与疫情竞速,抢建郑州岐伯山医院;精锐尽出、逆向而行,驰援武汉,驻守岐伯山;坚守后方阵地,巾帼英雄奋战在发热门诊,奋战在阻击病毒的第一道屏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众志成城,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以生命守护生命,奋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人民群众的健康守护者,用忘我的奉献精神,用舍我其谁的气魄,抒写着人间大爱,抒写着医者豪情。郑报全媒体记者 倪子 通讯员 陈建平 韩鑫颖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竞速 “郑州速度”10天建成岐伯山医院

春节期间,港区一个忙碌的工地,成为千万郑州人瞩目的焦点。仅仅10天,占地26210平方米的郑州首座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专科医院——郑州岐伯山医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拔地而起,成为“河南力量”“郑州速度”的有力见证。这背后,是每一位建设者的分秒必争,是与疫情拼抢速度的竭尽全力,更是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缩影。

人民不会忘记在郑州岐伯山医院建设“光速”奇迹的背后,披着白衣“战袍”挺身而出医护人员,用生命在火线上拼命守护生命的付出。时针拨回至2个月前。彼时,在郑州市卫生健康委的安排部署下,建设郑州岐伯山医院的重任落在郑州市一院的肩上,院长许金生,火线出任这个医院临时党委书记、院长,如愿成为冲上前线的排头兵,他深知自己肩上担子沉甸甸的分量。

疫情不等人,与病毒竞速,情势紧迫,间不容发。1月29日,医院破土动工;2月16日开始收治第一例患者。郑州岐伯山医院从动工到交付使用,历时仅10天,与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一样。因此,郑州也成为全国第二个、历时10天时间,建设成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医院的城市,备受社会各界瞩目。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背后,是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正是因为对此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正是因为党员和医者的担当,院党委带领大家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攻克了一件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党建引领疫情阻击战 鲜红的党旗始终在战“疫”一线飘扬

党旗所指,冲锋所向。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关键时刻,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郑州市一院全体干部职工一直奋战在抗疫最前线,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在岐伯山医院开挖建设之始,各项物资、设备、信息化、项目等同期开始奋力起跑,分秒必争,相关人员直接驻扎在工地现场,整个春节期间没有回过一趟家,医院很多党员都是在与时间赛跑,成为冲在前方的表率。作为医院的总指挥,许金生亮身份、为前驱、作表率。每天早上8点组织召开远程视频会议,听取病区的汇报,病区提什么要求,无条件第一时间解决;病人情况全程掌握,诊疗方案要充分运用中医战“疫”情。每晚深夜,他的办公室灯还是亮着,无论有什么情况,都可以随时汇报、立即解决。

2月13日,来自郑州市卫生健康系统9家医院的226名白衣天使来到主战场——郑州岐伯山医院。这支“九龙战‘疫’”队员背景、文化、生活习惯、工作理念各不相同,但迅速凝心聚力融成一体,形成“岐伯山人”完整的抗击疫情力量。

为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救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激励党员当先锋、打头阵,全力投入抗击疫情第一线,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机关委员会正式批复成立郑州岐伯山医院临时党委。院党委迅速对全院的87名党员情况进行摸底统计,通过与各科室党员谈心谈话、召开党委会研究,建立5个临时党支部,5个党员先锋队。78名医护人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紧接着共青团郑州市委批复成立郑州岐伯山医院临时团委,63名90后年轻人满腔热忱的迎难而上。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家园变成没有硝烟的战场。而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名又一名共产党员冲在最前面,临时党组织在火线上成立,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最前线高高飘扬。

逆风而行慷慨出征 热血中原儿女战“疫”赴江城

热血中原儿女,慷慨援鄂出征。有这样一群“最美逆行者”,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直面危险;他们披上白色战袍,义无反顾地投身战斗。岁月静好,皆因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疫情中的逆行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护人员的使命与担当,以血肉之躯筑钢铁长城,为人民挡在疫情之前。

2月5日早上8:30,急诊科主任高建凯、护士刘赵毅、急救员潘军尚、司机路晓峰,他们披起战袍、跨上铁骑,随河南省“援鄂医疗急救运转队”出征武汉,成为河南组织的第四批援助武汉的医疗队员。

他们4人中,高建凯上有70多岁的父母,下有两个孩子。他说:“虽然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但也是一名白衣战士,国家有需要,我必须挺身而出。”

出征当天,司机路晓峰9岁的儿子紧紧抱着他的腿,哭喊着迟迟不肯放手。可是他硬起心肠拉开孩子的小手,毅然踏出家门,“孩子嘛,还小,以后哄哄就可以了,我有着10余年的驾驶急救车经验,我有坚定的信心完成任务”。

潘军尚,急诊科年轻的95后医生。援鄂之前,他对父母说了8个字,“覆巢之下 焉有完卵”。30岁的护士刘赵毅则是家中的独子,出征湖北前怕父母担心,他没有告诉父母。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而刘赵毅分明把战“疫”凯旋作为对父母最大的尽孝。

背井离乡,援鄂45天,高建凯带领3名队友,不怕牺牲、迎难而上,把急救车当做流动的战斗堡垒,不分昼夜地奔行在江城的大街小巷,转运、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一次次冲在了治病救人第一线。为了节省防护用品,他们不敢喝水、避免上厕所,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及负压舱内,护目镜里全是哈气,但他们没有退缩,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这45天中,这个4人团队参与运转2525名病人,最长时间运转一趟路程6个小时,一天工作最长达13个小时。3月20日,春分时节,高建凯和他的团队不辱使命、光荣地完成任务,荣耀回归。

由于他们在江城战“疫”一线的出色表现,经郑州市卫生健康委批准,刘赵毅、路晓峰在武汉前线火线入党。郑州市一院党委书记孙晓辉说,驰援武汉的4名医疗队员,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院人”的风采,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高建凯等4名白衣勇士则表示,驰援湖北、驰援武汉,是人生难得的历练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会将这段岁月永远铭记于心,继续坚定前行,把战斗经历转化为工作动力,以更出色的表现为护佑群众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老将压阵巾帼助力 坚守阻击疫情的第一道屏障

有着17年党龄、31年临床经验的感染科主任张念陪主动请缨,临危受命,作为负责人第一批进驻发热门诊。发热门诊作为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压力大、责任重。张念陪参与过抗击非典、手足口病、甲型H1N1疫情防控,经验丰富,他说,“经历过这么多次战‘疫’,我对这次抗击新冠肺炎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我也有信心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隔离病区是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地方,危险大、难度高、密切接触的操作都是他当仁不让地冲在前。在张念陪主任的带领下,大家直面风险,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上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在隔离病区守护着患者。

发热门诊的护理团队是一支不让须眉的“娘子军”,她们要配合医生做好每一位发热病人分流、疑似患者甚至确诊患者的采血采样、及时用药、心理疏导、精心护理等工作。每天重复高强度、高压力、连轴转的状态,她们没有胆怯、退缩,没有叫苦、喊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忠贞职守,务谋病者之福利”的神圣誓言。

郑州市一院党委书记孙晓辉表示,自疫情发生以来,全院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投身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彰显了医务工作者和共产党员的担当,彰显了决胜战“疫”的坚定信心。

目前,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正是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我们将继续严防死守,为全力推动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做到两手抓、两方面都要过硬。”许金生院长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疫情是对一个城市应急能力的考验,郑州在这场考验中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而郑州市一院则是这场考试中的高分答卷人之一。他们用肩膀扛起责任,用坚毅诠释担当,用血肉之躯构筑阻挡疫情的牢固防线,用医者的大爱与豪情谱写一曲时代赞歌!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50095 2020-03-31 00:00:00 二 党旗所指 冲锋所向 大疫来时足见医者担当KeywordPh——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战“疫”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