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东新区优化服务、加强排查、创新举措,深入开展“三送一强”活动,除隐患、强服务、保食安,助力餐饮业加速复工复产,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郑东新区的做法受到了省、市市场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并向全省推广。 记者 马燕 通讯员 崔真真 文/图 “四个加”着力消除 餐饮业食品安全隐患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餐饮行业外卖和网络订餐数量逐步增加。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着力解决疫情期间餐饮单位长期封店造成的店面卫生和食品积压等问题,自3月7日起,郑东新区采取“组织+动员”“检查+抽检”“网上+线下”“服务+监管”的“四个加”措施,在全区范围开展餐饮行业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顿行动,全方位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有效帮助餐饮单位解决了食材供应、卫生防疫等复工复产难题。祭城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先后对辖区大小门店、酒店等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查看消防设施是否配备完整、消防器材是否安全有效、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完好、用电安全措施是否落实等情况,提醒大小门店等做好复工复产工作的同时消防安全不能松懈。 截至目前,全区已排查餐饮服务门店千余家,发现食品安全、店面卫生、消毒防疫等各类问题百余处,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个办”着力优化 食品业准入环境 发挥行政审批服务经济发展职能,优化市场准入环境,为食品经营企业送“政策春风”。自3月16日起,郑东新区将下放权限、精简流程、压缩时限“三步并一步”,推出小门店“立即办”,食品流通及大中型餐饮企业“就近办” “加速办”等举措,为食品经营开办者提供方便高效服务。一是“三小”备案证“立即办”。开办食品生产小作坊、小食品经营店、小餐饮店,将原来的审批改为备案承诺,经营者凭身份证到各乡镇办食品药品监管所即来即办。二是食品经营事项全部实现“就近办”。将食品流通、餐饮服务领域食品经营许可权限下放至12个乡镇办食品药品监管所,“三小”备案登记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均实现“就近办”。三是大中型餐饮、流通领域食品经营“加速办”。流通领域食品许可取消现场核查环节,大中型餐饮服务食品许可实行“一审一核”制,并将食品经营许可办理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压缩率达95%。据介绍,郑东新区还将结合企业实际实施精准服务,提高事前服务效能,持续释放“放管服”红利,助推食品经营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及省级食品安全区创建工作,为食品行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个一”着力规范堂食服务经营秩序 为进一步推进餐饮业复工复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自3月19日有序开放餐饮企业堂食服务。郑东新区印制《餐饮企业堂食服务疫情防控和用餐须知》加强宣传引导,宣传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并对外发布餐饮企业恢复堂食信息,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到恢复堂食的企业进行个人消费。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安排人员上门面对面地开展指导,帮助企业消除顾虑、建立信心、加快堂食时间。对防疫物资不足的餐饮企业,除了赠送部分必备防疫物资外,还积极帮助企业联系购置防疫物资,确保餐饮企业复工后物资保障充分。 加强现场指导和监督检查,253名执法人员全部坚守一线,督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统筹疫情防控、复产复业和食品安全,自觉做到“十个一”,即企业必须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主体第一个责任,首次恢复堂食服务的餐饮企业必须进行一次彻底大消杀大安检,餐饮员工每日岗前必须测量一次体温,食品加工制作必须做到一个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对疫情防控措施和用餐须知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做到一个公示,进店就餐必须出示一个健康码,除就餐期间外顾客必须戴好一个口罩,排队和就餐等必须保持不少于一米间距,每桌至少登记一名顾客的有效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家庭聚餐必须做出一个承诺。 据了解,郑东新区餐饮业恢复堂食千余家,恢复率50%以上。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对郑东新区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