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V08版:共赴春光 疫战到底 上一版3
V08
穿越千年文明 找寻文化记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石窟寺:佛像巧夺天工 藏15幅帝后礼佛图
穿越千年文明 找寻文化记忆

巩义,原名巩县,位于郑州和洛阳之间。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仅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巩义市河洛镇有众多历史文物遗存,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寺就在河洛镇寺湾村。巩义融媒记者 吴瑞霞 通讯员 白春霞 文/图

唐玄奘出家之地,唐太宗李世民等不少皇帝在此礼佛

1500年前,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伐渡河,在巩义河洛岸边大力山下创建伽蓝。之后孝文帝的儿子宣武帝又在这里凿山为窟刻石千万像,为后人留下了“溪雾岩云”之“幽栖胜地”。这里初名希玄寺,唐改净土寺,宋称大力山十方净土禅寺,明清至今叫石窟寺。

石窟寺位于巩义市区东北,坐落在黄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岭之下的大力山,依山傍水,环境幽静,保留着大量的艺术珍品,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自北魏开始,东魏、西魏、北齐、唐、宋相继在这里凿窟、造像,留下了大量的石窟艺术作品。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大像3尊,大小造像7700多尊,碑刻题记200多块。石窟寺为唐玄奘出家之地。唐太宗李世民等不少皇帝在此礼佛。

石窟寺结构布局巧妙严谨,艺术形态生动逼真

石窟寺造像雕刻细致,内容丰富,尤其是帝后礼佛图、飞天、神王、伎乐人等,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雕刻风格上,都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罕见的作品,堪称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巩义石窟寺现存的五个洞窟,自山根处由西向东依次排开,除第五窟之外,其他四个洞窟均设有中心方柱,从中心方柱周围到窟顶,以及墙壁、壁脚、基座、地板均有形态各异的造像与装饰图文,其结构布局巧妙严谨,艺术形态生动逼真。

石窟寺整体设计由外向内,层层深入,又从中间到周围,逐步繁衍。如第一窟外崖壁上,以窟门及上方明窗为中心,左右两侧各凿一力士像龛,西龛力士像上面,是一组由菩萨、弟子等组成的大型摩崖群雕,整个崖面上方雕出一条忍冬纹带,纹带上面是一排凌空飞天。

进入洞窟,从中心方柱周围到窟顶、基座,从窟内四面墙壁到壁脚,分别刻有佛、菩萨、弟子、飞天、化生、帝后礼佛图、伎乐图、佛本生故事、经变故事等人物形象及装饰图文,看似内容繁多,错综复杂,实则脉络清晰、内容贯通,形成一个以佛、菩萨为中心,以帝后礼佛为主题的既庄严肃穆又欢乐祥和的宏大场面。

从石雕艺术上看,巩义石窟寺把佛教艺术的外来影响同中原文化相结合,窟内各龛主佛造像多以坐姿为主,衣服纹饰采用小圆刀大衣摆的雕刻手法,自然下垂,通体流畅。面目表情也摆脱了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眼窝深陷的特点,取而代之的是脸型方圆、神态安详、闭目下视、威严端庄的圣人形象,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祥和感觉,从而反映了当时的雕刻技艺在不断成熟和丰富的同时,更勇于大胆地突破与创新。

帝后礼佛图保存完善,颜色清晰可辨

石窟寺内现存礼佛图15幅,分别雕刻于一窟、三窟、四窟窟内南壁(窟门内东西两侧)壁面上,尤其是第一窟帝后礼佛图(三层六组)保存最为完美,历经千年,上面的颜色依然清晰可辨。

帝后礼佛图按男女有别分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两部分。

在皇帝礼佛图中,高高的菩提树上,两只欢快的小鸟在婉转歌唱,这一情景充分体现出有情世间一切生命的美丽,以及大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在这种祥和氛围的笼罩下,寺院的比丘在前面引导,头戴平天冠,身材魁伟高大、表情端庄虔诚的皇帝带着王公大臣紧随其后,身材矮小的侍从小心翼翼地服侍着主子,他们有的撑执宝盖,有的手捧祭器,有的专为主人提挈衣裙,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礼佛仪仗队。

在皇后礼佛图中,摇曳多姿的菩提树下,比丘尼奉香先行,后跟着头戴莲花冠的皇后、嫔妃及公主们,她们个个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在侍女的簇拥下,缓步前行。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看似分开的两组,其实又是一个整体,他们都是朝着一个方向走来,那就是洞窟中心方柱上的大佛,这就形成了一个向心力极强的完美组合。

帝后礼佛对皇族来说,是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所以整幅画面乍一看庄严肃穆,可静观细赏,在这严肃的行列里,每一点、每一处都彰显着生活的情趣与时代的内涵。工匠们运用娴熟的刀法,从人物的面目表情上刻画出他们内心的细微变化,如年轻的侍女常年幽居深宫,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旦来到阳光明媚的郊外,就像冲出笼子的小鸟,拘束中难免流露出少女的活泼。

飞天造像生动活泼、千娇百媚

石窟中雕凿着许多雕工精致、风格独特的飞天造像,她们大多分布在龛楣及平棋澡井之上,这些飞天最大的高达70厘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

巩义石窟飞天造像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腰部基本弯曲甚至达到直角形态,而且极其柔和,她们的身体稍向前倾,腹部凸起,有的一条腿膝盖向前突出,有的两腿并拢、头上束发,颈饰璎珞、身披飘带,给人以舒展飞翔的美妙感觉,在整体效果上与安详的佛陀构成动与静的强烈对比,飘动的飞舞姿态,显得更加自由流畅,人体的虚实变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在这些凌空飞舞的飞天之中,尤以第三窟中心方柱南面龛楣上的一对飞天更加引人注目。这对飞天脸形窄长、身材消瘦,造型别致,精美绝伦,一侧飞天在面目上还保留着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的特点,而另一侧飞天则眉目清秀,具有中原女子的相貌特征。这也正是巩义石窟寺把佛教艺术的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北魏后期独特的造像风格。工匠们从独特的审美视角出发,在脸庞、身材、腰肢及整体效果上大作手笔,让这幅飞天更加惟妙惟肖。她们头戴莲花冠,手持莲花,妙姿轻盈,薄纱透体,飘带绕过双肩,穿腋下向后飘扬,弯曲的小腿处飘扬出长长的衣裙,折腰处达到90度的弯曲,在卷草和云纹的烘托下,产生一种强烈的飞翔之感,飞天形象显得生动活泼,千娇百媚。

“礼”与“乐”轻重有度地结合

洞窟内,刻凿着大量的伎乐人像,他们被排列整齐地刻凿在壁脚上,每个人手持不同乐器,以各种表情姿态及演奏技法形成一套完整的伎乐图。伎乐人虔诚奏乐的场面,不仅是传播佛教的一种形式,也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大量的伎乐人出现,不仅说明北魏皇室对礼节与音乐的重视,而且也反映出帝后礼佛时那种欢乐祥和的气氛。

石窟寺中,用艺术的手法把这种“礼”与“乐”轻重有度地结合在一起,真正达到了既庄严肃穆,又情感交融的和谐局面。这正应和了《史记·礼书》中的几句话:“至矣哉!……本末相顺,终始相应,至文有以辩,至察有以说……”这些相对活泼、更接近现实生活的群体,与虔诚的帝王、庄严的佛菩萨、千娇百媚的飞天及诸多护法神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和谐完美的祥和画卷,使整个洞窟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

面对巩义石窟寺雕刻艺术,我们仿佛穿越千年,看到了北魏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服饰、色彩等诸多现象,看到我们中华民族在传统文化引领下的和谐与繁荣。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50828 2020-04-02 00:00:00 四 穿越千年文明 找寻文化记忆KeywordPh石窟寺:佛像巧夺天工 藏15幅帝后礼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