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赛华) 开办企业1日准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70天办结;水电暖事项就近一窗受理;不动产登记8小时办结;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30个“一件事”集成办理;惠企政策“一窗”兑现;加快物联网推广应用;依托中铁、上汽、郑煤机等企业大数据平台,打造10个工业互联网行业平台……在继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经开区站在事关全区振兴发展的高度,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战,打出四大组合拳,把脉营商环境问题,对“症”实施整治举措,制定了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100条举措,全面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对标提升,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争先进位。经开区确定了19类53项工作目标。从开办企业,到纳税、政务服务,再到市场监管、监督保障,经开区着力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体系,全面提高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表现和企业满意度。
补短强基,做强战略性基础性工作。聚焦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围绕制约经开区发展的短板弱项。经开区针对性解决、系统性补强,确定了“城市核心承载力提升工程”“新基建筑基工程”“惠企政策赋能工程”“创新培优工程”“金融扶强工程”五大工程。从道路交通、教育医疗,到5G网络基站、工业互联网,再到政策支持体系制定、创新人才引进……从这些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持续发力,增强营商环境优化的整体性、持续性、协同性。
健全机制,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的推动力执行力。为保障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地,经开区制定了“周例会、月调度、季评价”制度,并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列入区党工委、管委会重点督查事项和纪工委执纪监督重大事项。同时 通过“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我为经开区添光彩”等优化营商环境大讨论活动,多种形式的宣传解读政策措施,宣传先进典型和工作成效,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