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NEWS
河南“健康码”全国互认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疫情防控见证河南信息化、大数据“硬核”
河南“健康码”全国互认
郑州将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加快城市大脑建设
2月19日,市民在郑州市一家超市门口扫码。新华社发

4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50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情况,重点回应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便居民出行等社会关切问题。郑报全媒体记者 肖雅文

147家定点医院互联互通,提高救治质量和防控效率

发布会上,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若石介绍河南省疫情防控最新进展情况,同时表示,建立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需要信息化和大数据“硬核支撑”。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提升疫情防控工作的精准性、高效性;充分运用健康信息平台、“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提高卫生健康服务治理水平。全省医疗机构通过实施预约挂号、检查和治疗,减少人群现场聚集;积极提供线上健康和就诊指导、慢病复诊、心理疏导等服务,开展互联网诊疗咨询。

省卫生健康委依托河南省远程医疗平台,开通远程会商系统,省远程医学中心与全省147家定点医院互联互通,提高救治质量和防控效率。郑州市开发疫情防控数据平台,建设了发热门诊登记、疫情摸排统计分析、健康登记等系统,共享疫情数据。省人民医院构建互联网智慧健康服务体系,整合共享区域医疗资源。通过互联智慧,联通全省协作医院展开联防联控。开通线上咨询服务门诊,200多位专家参与,全天候服务。从2月1日至今,郑州大学一附院通过远程会商系统完成新冠肺炎病例远程大查房、远程会诊2000余例次,专题培训近百万人次。

河南“健康码” 与全国31个省份实现互认

省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继军通报了河南省“健康码”的最新情况。

王继军介绍,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组建30多人的团队集中攻坚,加紧开发建设具备“便捷申报、全省通用、跨省互认、动态管理”功能的河南省“健康码”。

3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将河南纳入全国“健康码”系统工作试点省份。3月9日,河南省“健康码”上线试运行。3月17日,经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省大数据局、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河南省“健康码”使用管理办法》,标志着河南省“健康码”正式上线运行,用于疫情防控期间出行、返岗、复工、复产、复学。

截至4月12日24时,已有1398万人申领河南省“健康码”,累计向国家平台推送我省健康信息数据3451万余条,并通过国家平台与全国31个省份实现了互认。

比如,广东省调用我省接口查询300多万次,这意味着持有我省“健康码”的300多万人次赴广东省后无需重复隔离,即可投入生产工作。河南省“健康码”还与浙江、福建、山东、天津、上海、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建立了健康信息互认机制。

郑州成为全国首个启用入市扫码的城市

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郭程明就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在做好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以及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答记者问。

据郭程明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立即成立专班,研究制订数字防疫系统方案并着手系统开发。上线发热门诊登记系统,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在全国率先打造立体化疫情防控体系,上线来郑人员健康登记系统,成为全国首个启用入市扫码的城市,为全市实行三色码精准管理打下坚实数据基础。

随着居民小区健康登记系统、企业员工健康登记系统的上线,郑州实现了“交通卡口—居民小区—企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的数据闭环、管理闭环、责任闭环,形成精准高效、科学便捷的疫情防控郑州模式。

“郑好办”实现企业 和群众办事无接触

“结合不同时期防控特点,从‘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到‘管住重点人、放开健康人’,从‘精准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郑州不断调整防控系统功能,开发上线新模块。”郭程明说。3月初,疫情在境外呈暴发态势,在坚持原有防控措施不放松不动摇基础上,充分利用中航信、“双报告”等数据源,上线境外入郑人员管理系统,用数据闭环全力守住境外输入防线,累计对7062名境外入郑人员进行医学隔离观察。

服务保障复工复产复学。利用企业员工健康登记系统实行复工复产承诺制,将原本3天审核期压缩为在线提交承诺即可复工。同时,充分发挥“郑好办”APP作用,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无接触、不见面,减少人群聚集。随着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上线复学健康管理系统,帮助学校科学制定复学计划,已对全市3070所学校、368.3万名师生进行健康管理,确保近20万高三、初三学生顺利返校。

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加快

数字郑州城市大脑建设

疫情防控考验社会精细化治理能力,郑州市以“数字郑州”城市大脑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总结数字化疫情防控体系建设经验,充分利用现有疫情防控功能模块,将其融入城市大脑政务服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城市应急、城市管理等领域。“力争年底前,城市大脑一期、二期工程12个领域全面建成,以数字化建设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郭程明说。

下一步,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将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变化,加强对重点人群和无症状感染者的精准防控,推进“人防+技防”的全面融合,提高管控与服务的精准度和科学性,堵住所有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持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向稳向好态势,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努力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治理相适应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不断提升我市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52966 2020-04-14 00:00:00 二 河南“健康码”全国互认KeywordPh郑州将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加快城市大脑建设疫情防控见证河南信息化、大数据“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