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6版: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6
“95”号段缘何成诈骗电话“重灾区”?
进一步加强 环评文件质量监管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来严格审批、属地管理的号段出钱就可代办
“95”号段缘何成诈骗电话“重灾区”?

新华社电 狂轰滥炸的推销、漫天撒网的电信网络诈骗……长期以来,部分“95”开头的电话成为骚扰、诈骗电话“重灾区”。去年以来,工信部对相关乱象进行了整治,关停了部分号码。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95”号段号码目前仍然被大量用于骚扰、诈骗电话,部分号码捆绑AI智能语音,让人防不胜防。

问题多多 群众烦不胜烦

时隔近一年,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整治行动的开展,“95”号段骚扰电话虽有所减少,但仍然很多,让群众烦不胜烦。

4月16日,一名新浪微博用户上传了自己近期的电话拦截记录:一天接到16个骚扰电话,其中15个为“95”开头的电话。

“追溯此类号码实际使用者困难重重,实名制形同虚设。”公安民警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公安机关了解到,犯罪分子将“95”号段号码与语音机器人捆绑,一天可拨出上千个电话,漫天撒网后找出重点对象,再用人工客服精准诈骗。

“例如语音机器人会问对方有没有贷款需求,如果有,这部分群体将被筛选出来,进入诈骗下一环节。”漳州市反诈骗中心研判组专家范桦林说。

“捆绑语音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停地拨打电话推销业务。”在互联网上,智能语音机器人业务公开售卖。多名业务员介绍,提供“95”号段号码和语音机器人捆绑使用“套餐”。一名业务员表示,机器人费用为一分钟2.5分钱,只需提供话术,即可做到对答如流。

公开转卖出钱就可以代办

“95”号段号码从何而来?据《电信网编号计划(2017年版)》报告显示,“95”号段号码规划用于跨省/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客户服务短号码、电信业务接入号码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规划、分配和管理。

严格审批、属地管理的“95”号段号码为何成为骚扰、诈骗电话“重灾区”?记者调查发现,企业使用“95”号段号码需向工信部申请,常常面临申请不通过、周期长、手续复杂等情况,因此市面上出现一些代办公司,专门从事“95”号段号码的申请代办业务,其中不少还提供转卖服务。

记者随机联系一名代办员,该代办员称,目前由于骚扰、诈骗电话等原因,直接申请呼叫中心资质难度大,但他们可以帮忙对接一些已经具有“95”号码和呼叫中心资质的壳公司,花费约20万元,即可购买这些壳公司开展业务;若一段时间后不需要,也可通过代办公司将其转卖。

打击、监管不能缺位

工信部《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对“95”号段号码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如使用者不得转让或出租、不得超范围或跨本地网使用等;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号段资源将被收回。根据相关规定,目前市面上转卖“95”号段号码的行为均属违规行为。

记者从公安和通信管理部门了解到,打击“95”号段号码买卖及诈骗行为面临现实困难。一方面,部分持有资质的公司将壳公司转卖,并未变更主体,一般情况下很难发现其存在买卖行为;另一方面,不少诈骗团伙利用“95”号段号码拨打电话“撒网”,待找到目标群体后,诈骗团伙会转而使用其他手机号实施精准诈骗,造成取证困难。

业内人士认为,整治“95”号段号码乱象,需加强公安机关、通信管理部门及通信运营商之间的联动。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网络安全处四级主任科员崔艺竞表示,近两年,根据工信部等13部门印发的《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通信运营商联合一些企业对号码来源进行标记和共享,针对一些被用户频繁标记为骚扰、诈骗的号码,在来电时进行提醒,该做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54868 2020-04-23 00:00:00 四 “95”号段缘何成诈骗电话“重灾区”?KeywordPh本来严格审批、属地管理的号段出钱就可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