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阳春四月,走进荥阳市高村乡李山移民新村,独具特色的“李山村”三个大字跃然眼前。漫步村中,宽敞干净的水泥路穿村而过,农家小院整洁干净…… 活泼生动的墙绘点缀其中,有老翁垂钓,有山村美景,有水库、拦水大坝等。李山村为什么把这些“画”入生活呢?原来,李山村全体村民是2010年8月从南阳市淅川县上集镇迁到现址,淅川县集山区、库区于一体。迁到高村乡后,李山村做好“乡愁”文章,大力推进李山村特色旅游观光村建设,大力发展丹江特色餐饮业。目前,全村共有农家餐馆14家,日均接待500余人,节假日期间,日均接待最高可达2000人。 据李山村书记李宗显介绍,李山村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与河南一鸣生态园签订流转协议,种植各种优质林果80亩;建成温室大棚13座,进行草莓、火龙果、葡萄等种植项目,使村民的收益大大超过了传统种植业,如今李山村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 在发展产业让群众富起来的同时,李山村大力推进“乡村林果化、宅间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示范点建设,让村子美起来。利用“四旁”——宅旁、水旁、路旁、村旁等空间资源,见缝插绿、应绿尽绿,将乡村林果化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突出“一户一亮点、一村一特色”,在拆除的违建空地、整理出的垃圾堆积地等场所栽植优质林果木,不断改善环境卫生,美化居住环境,打造自然淳朴的乡村风貌。 如今,李山村开窗见花、出门见绿、抬头见果、处处见林的景观效果已经初显,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王婷 文/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