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7版:登封时报 扶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扶贫
登封: 指导农业复工复产 脱贫攻坚奔小康
君召乡: 产业扶贫让穷山沟 变成“金洼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咱们一起奔小康
君召乡: 产业扶贫让穷山沟 变成“金洼地”

大滹沱村的常彩环在香菇基地分拣着香菇,晋窑村的耿香在蔬菜大棚里给番茄人工授粉,君召村的张志平在扶贫车间里加工着服装……在登封市君召乡,依托产业扶贫的带动,昔日贫穷的山沟沟变成了如今的“金洼地”。

郑报全媒体记者 袁建龙

登封融媒记者

宋跃伟 申智慧 文/图

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红石头沟、宋沟、水磨湾、晋窑……听听这村名就知道君召乡的地势状况了。”君召乡党委书记张晓锋介绍,该乡地处挡阳山下,沟壑林立,石厚土薄,吃水基本靠肩担,生活基本靠种田。全乡21个行政村中,有14个省级贫困村,4.2万人口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821人,占到总人口的16%。

“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脱贫致富,才能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全面小康。”张晓锋说,近年来,君召乡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举措。到2016年,全乡所有贫困村已脱贫摘帽。

在君召雨露社区附近的“巧媳妇”扶贫基地——河南织爱服装有限公司的近百台机器隆隆作响。2018年,君召乡整合扶贫资金,与河南省服装协会合作,投资兴建了7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共同打造了扶贫就业基地,提供就业岗位350多个,年产值达1500万元。

吸引众多青年返乡创业

君召乡还将目光瞄向了村级集体经济。在大滹沱村香菇基地分拣车间,十几位年龄较大的村民手拿剪刀,麻利地剪着香菇的根部。今年已75岁高龄的常彩环说:“现在家门口有了香菇大棚,剪香菇根部这活也不累,正好适合俺们干,十几个老姊妹在一块干着活,说说笑笑,每月还能赚一千多元,可美了。”

产业发展不但实现了农民就近就业,还吸引了众多青年返乡创业。今年33岁的君召乡晋窑村村民吴亚飞,早些年和洛阳一家公司合作,经营包装袋加工,效益相当可观。2018年,一次偶然的回家经历,让他产生返乡创业的念头。

“我回到老家后,听乡亲们说村里刚建了几个蔬菜大棚,因没资金、没技术,建成后没人敢承包种植。”吴亚飞决定放弃稳定的生意,回到老家承包了建设的9个大棚,开始种植小番茄,带着村民一起干。

“在这里务工的人员,全部是俺村的贫困户。”吴亚飞说,不忙时固定的有七八个人,现在番茄到了成熟期,每天都要用20多个工人。在温棚内,串串番茄红绿相间,煞是喜人。“来这里打工一个月2000多块,还不影响俺招呼地里的庄稼,真不赖!”正在给番茄人工授粉的村民耿香笑着说。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村民要富,村子也要美。2018年,黄城村利用市县乡配套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整修村中道路,建起街心游园,打造美丽庭院……居住环境的改善带来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给村民提供了新的致富路径。

目前,君召乡各村都有自己的集体项目,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问题,保障了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今年君召乡又谋划实施了8个产业项目,预计可为13个村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30余万元,解决60余户贫困户就业。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56510 2020-04-30 00:00:00 四 君召乡: 产业扶贫让穷山沟 变成“金洼地”KeywordPh咱们一起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