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Q04版:战疫 新密市中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上一版3  4下一版
Q04-05
白衣做战袍,视死犹如归
■我的日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的日记

1月22日晚8点左右,我正和家人一起吃饭,接到医院通知有紧急会议。会议结束第二天,我们就进了隔离病区。进去后,才意识到这一进可就是一个月。老公是骨科大夫随时待命,婆婆将近70岁了,公公因患脑梗死偏瘫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4岁,这些负担都放到了婆婆肩上。大年三十早上,女儿打电话要给我送饺子,电话那头听见孩子叫妈妈,问我啥时间回来,我匆匆挂掉电话,眼泪流了下来,这是我第一次离家这么久。

——护士长 宋高辉

2月23日,我们护理分队第三梯队接到护理部韩主任通知,正式进入感染三病区,那时的我们,似乎等待这个命令很久了……我们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不能掉队。坚守着这个信念,我们相互监督、相互帮忙,从来没有一个人单独进行执业防护操作。每个人必须经过另一个人的全面检查,才能进入病房。因为我们深知,一个人的疏忽,会导致不可想象的灾难及后果。

每天,从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由专门的消杀护士进行每日两次的消毒。从桌面、地面、门、窗户、洗手池、电话、病历夹、仪器表面等,消毒工作看似平凡,但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

——感染三科

2月5日晚上,接到医院通知,我作为第二梯队的组长将进入隔离病房工作,这个消息并不意外,因为我已经做好了准备,17年前刚上班,我就冲锋在“非典”一线。

进入东区隔离病房后,因为物资紧缺,为了不浪费,大家身上的防护服有时一穿就是一天,忘记吃饭和喝水。记得我们到病区后收治的第一个病人是从发热门诊转院过来的,有4年精神病史。当时病人未带抗精神病药物,而医院又没有这种药物,程树增科长便连夜从其他医院购买后送进病区,患者父亲感动地说:“中医院真是人民的医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医生 陈肖霞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58629 2020-05-13 00:00:00 三 ■我的日记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