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本次大会共收到发言材料61篇,其中6名市政协委员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城市高品质道路交通环境构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引进培育人才助推高质量发展等作大会发言,亮观点、献良策、出实招。 郑州全媒体记者 武建玲 赵文静 树牢绿色理念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市政协委员赵学庆代表民进郑州市委员会发言,提出要进一步树牢绿色理念,加强郑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建议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作为全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处理好黄河与城市、沿黄地区与中心城区的关系,谋划一批与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提升项目。同时,从源头预防,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制定产业准入清单,严把环评审批关,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优化产业布局,倒逼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在黄河流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城市高品质道路交通环境 市政协委员百金丽代表民建郑州市委员会建议,尽快编制《交通安全管理规划》《郑州市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技术导则》,根据城市特点、历史沿革和定位,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交通环境。 “要在交通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中,加快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支持、鼓励并投入开展交通前沿科技如无人驾驶、V2X车联网等领域的研究、试验、应用。”百金丽表示,构建城市高品质道路交通环境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需求导向,使道路交通更好地服务于民、服务于高品质城市发展。 防控疫情不放松 铸牢信心促发展 目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政府和企业该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市政协委员张丽代表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建议,企业应正视疫情所带来的经营与工作压力,从危机中发现新的契机,开展企业重建,进行强有力的变革。加快数字化模式建设,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培育智能制造、网络诊疗、在线办公、在线教育、无人配送、数字生活等新业态。 政府一方面加快政策兑现速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另一方面,坚持以数字化治理为支撑,以城市治理和惠民服务数字化应用为重点,全面建设数字政府,以数字政府引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提升数字经济时代郑州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推进文旅融合 保护与发展共赢 苗吉寅委员建议成立市级层面的领导协调机制,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对文物遗存、非遗和旅游资源项目进行梳理,建立文化和旅游资源数据库,编制宜游资源项目开发目录;编制全市文旅融合发展战略规划,对接好黄河流域的文旅资源。 “文旅融合,不能再沿袭以门票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模式,而要让景点成为吸引客流的资源依托,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下功夫。” 苗吉寅建议,大力发展文旅创意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扩大文旅消费市场;打造特色旅游线路,以旅游线路串联整合同类文化遗产资源。 同时,创新融资模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文旅融合及相关创意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依托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平台推广郑州的文旅资源,具体文旅融合项目可明确收益用于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承的比例。 以人才引领产业 以产业集聚人才 魏宁娣委员建议郑州树立“大人才观”,根据产业发展布局、重大项目筹建和紧缺人才引进的切实需求及分布特征,引进好、培育好人才。 “郑州应以国际化的产业吸引国际化的人才,实现国际产业本地化、本地产业国际化。”她建议,充分利用好河南自贸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政策优势,建设以高端制造业、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等业态为核心的产业链园区,形成国际化高端科研人才的虹吸效应,以及人才和产业的双向驱动效应。 郑州应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积极发挥其聚才效应,吸引一批豫籍高端人才。同时,参照外地经验,对数字经济人才的引进和培育进行分类梳理,制定多层级的人才扶持政策,营造“宽容失败”的创业环境。 弘扬黄河文化 打造“中华母亲河”文化品牌 周玲娣委员代表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建议,成立“中华母亲河”暨黄河文化旅游带品牌战略城市联盟,联盟以黄河流经的省会城市轮流为理事长城市、以黄河流经的地级城市为会员城市,联盟秘书处设在郑州,定期组织“中华母亲河”主题和与黄河文化旅游带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 设立“中华母亲河”暨黄河文化旅游带品牌战略主题(郑州)论坛,举办黄河文化旅游带城市非遗和文物精品评选与巡展活动,举办“唱黄河戏,吼黄河腔”黄河文化旅游带地方戏精品展演。 还应建立郑州市黄河文化研究院,成立郑州市“中华母亲河”黄河文化基金会和郑州市黄河文化艺术创作孵化交流中心。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