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不负韶华 聚焦2020郑州两会·读报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4
2019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一)
2019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郑州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5位

2019年,是郑州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一年来,全市坚定扛起“三个在”和“龙头高高扬起来”的职责使命,交出了一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郑州全媒体记者 王红

晋身全球 经济竞争力 城市100强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589.7亿元、占全省的21.4%、总量居全国城市第15位,较上年前移1个位次;进出口总额4129.9亿元、占全省的72.3%,居中部城市首位、省会城市第5位。

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6万户。郑州晋身全球经济竞争力城市100强、全球营商环境友好城市100强、全国数字城市10强。

政务服务 “周末不打烊”

“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政务服务“周末不打烊”,172个事项凭身份证“一证简办”,261个事项实现“掌上办”。企业开办注册3天完成,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办结、单办业务实现“当场办”。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排名第一。成功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荣获国家“守信激励创新奖”。

整治提升 老旧小区89个

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启动“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加快推进“一环十横十纵”道路升级;整治提升老旧小区89个。加快推进城乡接合部36个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覆盖率74.3%、无害化处理率100%。

建设各类 博物馆39家

奥体中心建成投用。启动建设各类博物馆39家;新建遗址生态公园22处。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个、城市书房55处,全民阅读工作全国领先。

建成保障性住房9.3万余套,分配公租房1.1万套。

全市181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脱贫攻坚圆满完成。全市181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存量贫困人口1715人全部脱贫。

PM10年均浓度指标提前一年完成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

秋冬季PM2.5改善率在“2+26”城市中居第3位。

重污染天数下降率在“2+26”城市排名中并列第1位。

非法集资案件有序化解。全市商品住房去化周期处于合理区间。

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在郑落地

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阿里巴巴、海康威视、中国电子、紫光集团在郑落地。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开工。国家大数据综试区核心区实现产值300亿元。下一代信息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入选国家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数字郑州“城市大脑”项目启动建设。

碧沙岗等公园拆墙透绿

生态建设成效凸显。铁路沿线、生态廊道5项整治连通绿道530公里;市区新增绿地3455万平方米,建成公园、微公园、游园460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05%,碧沙岗、紫荆山等公园拆墙透绿。

郑州机场客货 吞吐量保持 中部“双第一”

“四条丝路”协同发展。其中,“空中丝绸之路”,完成旅客吞吐量291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2万吨,保持中部“双第一”。航空口岸全面实施“7×24”小时通关。“陆上丝绸之路”,班列开行1000班、货重54.1万吨,分别增长33%、56.1%。国际陆港“一干三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通过国家验收。“网上丝绸之路”,跨境电商交易额107.7亿美元、增长24.6%。“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与青岛、连云港、天津等港口无缝衔接,海铁联运完成1.1万标箱。

“米”字形 高铁网 初步成形

枢纽建设提档升级。累计开通客货运航线242条,郑州获批全国唯一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郑万、郑阜高铁河南段通车,“米”字形高铁网初步成形。轨道交通三期规划获批,农业路高架、金水路西延等道路建成通车。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

新增公办 幼儿园113所

新增城镇就业11.5万人。新增公办幼儿园113所、学位3.8万个;市区中小学新开工34所、新投用23所、新增学位3.6万个,新开工普通高中4所。中小学午餐及课后延时服务受到好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59273 2020-05-15 00:00:00 五 2019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KeywordPh郑州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5位■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