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不负韶华 聚焦2020郑州两会·高音部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2
市领导参加政协委员分组讨论
市领导参加 中原区代表团审议
市领导与代表共同审议
打造“夜郑州”商圈 发展“夜经济”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提案选编
打造“夜郑州”商圈 发展“夜经济”

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夜间经济”作为都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及时有效激发后疫情时期消费活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市政协委员王世洪认为,我市应高起点规划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并进行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王世洪建议,应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政策措施跟进,建立“夜间区长”制度,设立市、区、街三级夜间经济“掌灯人”,规范有序发展“夜间经济”;放宽市场准入,建立专项资金,给予夜间经营企业和商户一定扶持;开发布局“夜间经济”新业态,加快打造“夜郑州”地标、商圈和生活圈,加强周边的交通组织管理,公共交通线路设置,夜间停车位管理等;充分挖掘商都文化和底蕴内涵,着力打造“夜商都”品牌,策划打造“夜间网红打卡地”,为郑州夜间经济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

公共场所应设“救命神器”

市政协委员李虎表示,目前,郑州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的配置普遍缺乏。李虎建议,应提高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急救设施与急救志愿服务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的普及率,如学校、机场、地铁、火车站、体育场馆、大型社区以及繁华街区等。

他还建议,应大力推动AED的使用和急救常识的普及,将其纳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公众正确判别常见伤害与疾病的能力,并能够正确应对。还要培养和壮大专业的急救公益志愿队伍,提高他们在人群中的分布率,在人们需要急救时更容易得到专业的救助,为医疗急救的介入赢得时间。

加快推进社会餐饮“分餐制”立法

共食共饮是许多传染性疾病的“温床”,市政协委员郑高飞认为,应抢抓疫情防控“危中之机”,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法律或法规引导社会“移风易俗”。

郑高飞建议,应尽快修订完善《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行政处罚法》,将“分餐制、双筷制、公筷制、公勺公筷使用”纳入到食品卫生的要求中,纳入到经营者义务当中,纳入到法律范畴。同时通过政策性引导,积极鼓励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单位、员工,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郑州全媒体记者 聂春洁 苏瑜 肖雅文 张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59280 2020-05-15 00:00:00 五 打造“夜郑州”商圈 发展“夜经济”KeywordPh■提案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