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不负韶华 聚焦2020郑州两会·大事记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郑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提案委员会 关于十四届三次会议 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2020年5月15日政协郑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政协郑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补选主席名单
政协郑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补选常务委员名单
政协郑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增补委员名单
关于接受 马炳林、刘建峰同志请辞 政协郑州市 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的决定 (2020年5月12日政协郑州市 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郑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提案委员会 关于十四届三次会议 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2020年5月15日政协郑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政协郑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重要会议精神,紧扣全市经济社会的重点问题、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963件,经审查立案837件,占提案总数的86.9%;作为委员来信或社情民意转送有关部门研究参考的114件,占提案总数的11.8%。立案提案中,委员提案808件,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市政协专门委员会集体提案29件。

总体来看,本次会议提案议题广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选题准、接地气,内容精练、建议具体,整体质量较高。充分表达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呼声,体现了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彰显了政协委员心系发展、情系民生、勇于担当的情怀。

经济建设方面,共提出提案191件。内容主要涉及:打赢三大攻坚战,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推进河南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郑州片区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前瞻布局5G区块链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后疫情时期互联网宅经济业态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发展枢纽经济;发展地铁经济;发展“夜间经济”;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强化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推进产城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政治建设方面,共提出提案27件。内容主要涉及:打造党建网红地,建设本土党员教育基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展招才渠道、完善人才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公共法律服务投入;加强公共数据开放立法;完善“智慧法院”网上立案;构建乡村多元治理结构;加强政府政务微博建设;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和网络统战工作。

文化建设方面,共提出提案72件。内容主要涉及: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发挥文化叠加效应,加快建设郑州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核心区域;开拓黄帝文化精神,把郑州建设成为全球华人朝圣地;加强夏文化研究、保护、传承;构筑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新高地;举办网上黄河文化博览会;建设黄河文化系列中小型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加强对北宋皇陵文物保护和开发;建设北伐战争纪念馆;将黄帝故里仓颉造字申报世界遗产;加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加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社会建设方面,共提出提案509件。内容主要涉及:引进优质高校共育高端创新人才;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改革;加强教卫融合助力校医团队建设;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发展康养产业;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预防管理;推进利用游园绿地建设地下停车场;加强特色文化街区建设;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加快推行公共餐饮场所分餐制。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共提出提案38件。内容主要涉及:优化要素资源配置,补齐循环经济发展短板;加强滨水空间品质提升,打造城市靓丽新名片;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减少城市噪音;优化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智慧生态银行”;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打造具有郑州特色的园林绿地体系;发展生态农业;加强郑州黄河湿地生态保护;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大会闭幕后,将及时召开提案交办会,把本次会议期间立案的提案交相关承办单位办理。会后收到的提案,提案委员会将及时审查立案并送交有关承办单位办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59844 2020-05-16 00:00:00 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郑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提案委员会 关于十四届三次会议 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2020年5月15日政协郑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