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4
文明,让城市更出彩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明,让城市更出彩
——新密市成功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纪实
诚信主题游园
为老人免费理发
老旧村(社区)改造后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

近日,2019年度河南省文明城市名单公布,新密市获“河南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荣誉来之不易。回望新密市创建文明城市之路,不难发现,这是一条以创建推动城市高品质建设的进取之路,也是一条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惠及百姓的使命之路,更是一条提升城市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一路走来,新密一步一个脚印,咬定目标,步履坚定。文明成果日益显现——

溱洧大地,绿意盎然;街巷整洁,环境优美;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志愿服务,扶老帮困;身边好人,弘扬新风尚……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城市和谐发展画卷徐徐展开。文明,正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一抹底色。

郑报全媒体记者 薛璐

通讯员 周聪慧 文/图

全民动员参与 文明创建有力度

初夏的新密,景色宜人。

沿着街头走一走,平安路上的荒地成了绿意盎然的街角公园;行政路坑洼路面已经整修,车辆川流不息;诚信路上的信号灯换上新装,交通井然有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溢于言表。

变化悄然而至,荣誉实至名归。这一切都得益于党委主导、政府主体、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统筹共建合力,整合各方资源,将全市干群拧成了一股绳,形成创建的强大合力。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组织有方、实施有力。新密市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首要任务,成立由新密市领导挂帅的专项工作组,细化责任分工,建立周推进、月督查、年总结等制度,确保重点工作、创建难点问题落到实处。新密市创文办组织督导组坚持每天深入一线检查督办,采取明察与暗访、随机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加强跟踪督查,掌握工作动态,每周通报工作进展,促进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同心共创。为最大限度发动力量,新密市7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全力投入创文工作中,与各社区结成共建对子,全城动员、齐心发力,为创建工作添动力增信心。为激发全民参与热情,新密市文明办官微“文明新密”面向市民征集“文明随手拍”,褒扬真善美,鞭挞陈规陋习和不文明行为,并将收集到的问题交办至相关责任部门,督促限期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公众号推送创文应知应会知识和各类文章1200余条,反馈132条问题,使8万多市民成为文明创建的移动平台。

如今,在新密,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市民;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街道社区,一个个城市“细胞”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对文明创建的支持和理解。创文,已经成为全民参与的自觉行动。

实施民生实事工程 文明创建有温度

文明城市创建的着力点在哪里?新密的实践是从百姓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老街旧巷维修、市容环境整治、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公共交通改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重点民生工程,把民生“难点”变成“亮点”。

提升基础设施,打通城市“筋骨”。通过开展市容秩序、市政设施、违法建设和重点区域四大专项治理,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仅2019年,全市纠正占道和超门店经营2万余次,拆除违章搭建、不符合标准的门头牌匾等近万个;更换人行道破损花砖2.9万平方米、路侧石10721块,完成了主城区29条主次干道线缆的整治任务,增加机动车停车泊位75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100余处,使城市硬件真正“硬”起来。

规范全市厕所,让“方便”更方便。小厕所,大民生。积极推动全市厕所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建设,新建公厕46座(含环卫之家10座),有通用、母婴、残疾和第三卫生间。截至2019年底,城区公厕总数达到107座,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实现每平方公里4座的标准,极大地方便了市民。

改造老旧小区,消除城市“顽疾”。 截至目前,已完成18个老旧社区的提档升级,现如今的城市社区,楼道墙面换新颜,秩序卫生大变样,百姓活动有场所,同时,各社区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指导成立业主委员会,完善居民自治,巩固改造成果。

“没想到,借创文的东风,我们这样的老旧小区居然也有了破茧成蝶般的美丽变化,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据问卷调查显示,新密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满意率高达96.53%以上。以全民共享的大理念大手笔,建设大民生、大环境。新密的创建之路,让80万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创文”带来的暖心“红利”,成为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撑。

打造城市内涵 文明创建有高度

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必然拥有自己鲜明的内涵特色。

打造文化名片。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家风、民风、乡风”戏曲文化主题公益演出、“红色文艺轻骑兵”暨快乐星期天走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并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等文化活动,在移风易俗中体现人文关怀,在欢乐喜庆中倡导文明新风。

打造文明名片。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是创文工作的核心。2019年以来,新密市不断加大投入,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爱未成年人等5个主题公园,及历史文化长廊、好人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街、文明礼仪示范街等;在城区23条主次干道安装公益广告宣传标牌近千个,制作文化墙13000余处,成为传播文明理念、彰显城市内涵的最美“风景线”。

打造志愿名片。每天早晚高峰期,在40个主要交通路口,都能看到400多名“红马甲”在配合交警进行交通陋习劝导服务,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涵濡浸润下,市民的文明素养在不断提升,全市近11万注册志愿者,600支志愿服务团队,近百个志愿服务项目,超过175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每天约100场志愿活动,温暖服务这个城市。新密市出台政策文件,全方位健全志愿服务制度,立体化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

打造大爱名片。在先进典型选树、道德讲堂、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等活动的影响下,“人人争当好人,人人争做好事”的氛围在新密蔚然成风。2019年,在新密涌现出文明市民100人、文明家庭105户、道德模范20人、新时代好少年30名、好婆婆好媳妇2600余名,一批批拥有爱、信、孝、善等传统美德的典范,托起城市精神文明的新高度。

不忘初心行致远,牢记使命辟未来。

河南省文明城市的荣誉,在2020年开年标示出新密这座城市崭新的“成长坐标”, 既是新高度、新方位,也是新起点、新征程。下一步,新密将以高昂的姿态,继续砥砺前行,书写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新篇章,让文明的力量在溱洧大地上如潮奔涌,磅礴前行。

文明创城,没有终点。新密再出发!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60639 2020-05-21 00:00:00 四 文明,让城市更出彩KeywordPh——新密市成功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