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袁帅)“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们,每天的所思、所想、所做都是如何培养和教育好我的学生。此次全国两会期间,我关注的也是青少年教育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小学教师沙宝琴说,少年强则中国强,要想让孩子们将来真正成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人,不仅仅是要求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对他们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更加系统和深入 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办、国办还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其中,思政课内容建设中提到:“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祖国的发展和强大要靠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来完成。沙宝琴说,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让这种精神根深蒂固,注入孩子们的血脉中、灵魂里,时刻牢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要让中小学生从小意识到肩上的责任之重大,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尤为重要。 沙宝琴认为,目前不少地方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不系统和深入,大多还停留在表面、口号和符号层次上。如升国旗、唱国歌、张贴标语等。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比较枯燥,中小学生大多处于一种被动接受,效果往往不会太好。 全社会都要参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沙宝琴说,一定要重视社会氛围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巨大影响力,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爱国主义氛围,努力形成群众性爱国主义活动热潮。 培育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需要联合社会多方力量,让全社会来共同参与。她建议,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组织、经费、志愿服务等保障。比如地方政府可以多建立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青少年随时都可以走进了解历史文化、英雄人物的事迹;很多青少年喜欢体育、演艺明星,这些社会公众人物,也应承担其社会责任,在公共场所规范自己的言行,并在重大节点和事件面前积极、及时为爱国主义发声。 网络平台要充分发挥阵地功能 短视频、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被公众广泛接受和使用,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很大。沙宝琴建议,利用网络平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优秀短视频;在影视节目中加大爱国主义宣传;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作用,进一步拓展 “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互动性强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升活动吸引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让孩子们在灵活多样的气氛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样才能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力。”沙宝琴说。 探索建立家庭爱国主义教育体制机制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老师在学校对学生进行30分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时候可能还不如家长教育的3句话。”沙宝琴认为,家长的价值观、思想和道德水准是在社会历练中逐步形成的,对于社会的认知更加深刻,家长会把这种感受不由自主地传递给孩子,进而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怀。 要发挥好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第一所学校、第一任老师的特殊作用,探索建立家庭爱国主义教育的体制机制。 重视校园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中小学教师习惯于口号式的、灌输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效果一般都不够理想。”沙宝琴建议,要改进中小学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可以联合多部门拍摄一些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动画片,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科的内容随时为学生播放。 沙宝琴还建议,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各项活动中去,比如组织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唱红歌、演讲比赛、手抄报等活动。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