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7版:聚焦上街区两会·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S07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上街区法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街区人民法院院长 乔亦丹

5月24日,上街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议程之一,就是听取上街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赵东东 王晓宁 文/图

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中心保障大局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最高法院和省、市、区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降低诉讼成本和诉讼周期为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与2018年相比,服判息诉率由85.24%上升至87.41%,案件发回改判率由6.22%下降至1.5%,案均审理天数由69.35天缩短至55.35天,法定审限内结案率由90%%上升至95.15%。在疫情防控期间,出台妥善应对疫情影响的十六条措施,进一步坚定企业信心,运用司法手段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开展对“套路贷、虚假诉讼、职业放贷”案件集中评查整治活动,对2017年以来已经审结的和正在审理中的民间借贷案件进行全面排查,对涉嫌非法从事金融业务的3起案件决定启动再审程序。依法审理并稳妥处置涉“问题楼盘”案件626件。围绕污染防治攻坚,加大对污染环境刑事犯罪的处罚力度。审查、执行环境资源类非诉行政处罚案件10件,结案标的72万余元。

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平等保护各类主体合法权益。妥善审理涉企的买卖、建设施工、加工承揽等产权合同类纠纷案件3821件,引领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疫情防控期间,全面排查涉复工复产企业相关执行案件,与企业保持在线沟通、实时对接。

依法履行审判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宽严相济、罚当其罪,不断深化平安上街建设。截至今年4月底,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93件286人。依法从严从快惩处黑恶势力犯罪,审结1起在上街区有较大影响力的张保健等19人涉恶犯罪集团刑事案件,首犯张保健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50000元;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黄赌毒”案件19件47人,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认真贯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依法对认罪认罚的149名被告人判处缓、免刑;对未成年被告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2条。

依法办理涉民生案件,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司法理念,审慎办好每一起涉及生命健康和财产权的民生案件。截至今年4月底,审结人身损害赔偿、机动车交通事故、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等侵权责任纠纷类案件413件,同比下降6.31%;审结劳动争议类案件246件,同比上升62.59%;审结婚姻家庭和继承纠纷类案件438件,同比上升29.71%,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364件,调撤率83.11%,位居全市法院第一。

依法审理行政案件,促进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坚持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并重,逐步构建起“诉前互动注重协调预警,诉中互动注重释法化解、判后互动注重反馈提升”全程互动新体系。截至今年4月底,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96件,结案93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61件,调撤率66.1%,位居全市法院第一。

2019年工作报告

2019年,共受理各类案件8197件,审执结案7521件,同比分别上升23.77%和38.31%,收结案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1至4月,共受理各类案件1753件,审执结1564件

多项工作受到省、市、区表彰,涌现出16个先进集体和27名先进个人

构建切实解决执行难格局 全力保障胜诉者合法权益

保持强力执行态势,持续提升执行质效。2019年3月,区法院顺利通过“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验收。集中开展“提质增效”专项活动,完善长效机制,综合运用强制措施,执行质效核心指标稳步提升。截至今年4月底,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3428件,执结各类案件3160件,同比分别上升20.16%和18.41%,执行质效核心指标一直位居全市法院前列。

严格规范执行行为,强化执行刚性约束。强化立案管理的刚性约束,严禁压案不立、控制立案,立案后立即进行网上查、控、冻;强化执行流程管理刚性约束,所有流程节点都要在法定时间内依法完成,对无正当理由未按要求完成节点任务、故意拖延执行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强化结案标准的刚性约束,结案前指定专人审核把关,结案之日起1个月内必须归档,依法应当公开的裁判文书全部上网公开;强化案款管理的刚性约束,所有执行案款必须使用“一案一账户”系统进行收发,案款超30天未发放必须符合法定情形,经报批程序后将相关证明材料入卷备查;强化申请执行人参与、监督执行的刚性约束,全程向当事人推送执行流程节点信息,对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财产线索应当立即调查、及时反馈;强化智慧执行的刚性约束,全面落实网上办案, 文书签发实行网上审批,办案流程全程在线、全程留痕。

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营造诚实守信社会风尚。与区信用办建立信用评级及企业“红黑榜”制度,构建诚信建设制度化、长效化机制。加大拒执犯罪的打击力度,与区公安局、检察院构建“快移、快侦、快捕、快诉、快审、快判”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区域性打击合力。截至今年4月底,公诉打击拒执犯罪已刑事立案7起,对其中3起已进行了公开宣判。

全力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程序衔接机制,截至今年4月底,诉前共受理各类纠纷714件,调处365件,占诉前调解总数的51.12%,同比上升22.16%。全面推进“分调裁审”改革,构建诉前分流、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工作机制。诉前调解和速裁团队收案占全院民商事案件的43.63%,案均审理天数24.9天,案件发改率0.29%,实现了案件审判效率和质量的双提升。

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智慧诉讼服务”信息化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零跑腿”;大力推进跨域立案、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进一步释放立案登记制改革红利。截至今年4月底,当场登记立案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比例突破58%,位居全市法院前列。在疫情防控期间,坚持司法便民服务不停歇,积极开展在线诉讼活动,网上立案698件、网上调解127件、网上开庭62次、电子送达文书619份、网络查控财产信息1062条。

坚持全面从严治院,夯实过硬法院队伍

牢牢把握党建主线,坚定不移推进政治建院。不断拓展教育培训路径,优化法官队伍结构。驰而不息改进司法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改进法院工作

区法院始终坚持在区人大监督下开展工作,定期向人大汇报专项工作开展情况,积极接受区人大常委会对专项工作的视察,严格按照审议意见改进工作。对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或关注事项,细化办理环节,保障办理质量。走访代表、委员162人次,征集各类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62条,邀请代表委员进行视察、座谈、旁听庭审、见证执行126人次。依法接受检察机关监督,采纳检察建议2条。广泛接受社会、新闻及舆论监督。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61549 2020-05-25 00:00:00 一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KeywordPh上街区法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