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6
河南人才市场线下招聘周五恢复
机器人“骨科医生”,真棒!
2020年高校残疾人毕业生 网络招聘会启动
2000个白内障免费筛查名额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手术创伤仅2厘米,切口3针 出血10毫升,用时缩短1/2
机器人“骨科医生”,真棒!
“天玑”骨科机器人由①主控台、②光学跟踪系统、③机械臂主机构成,分别相当于医生的脑、眼、手。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京儒 通讯员 崔冰心 文/图)记者昨日从省人民医院获悉,日前,该院骨科二病区刘涛主任团队完成了全省首例“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微创FNS系统闭合复位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仅长2厘米,切口只有3针,出血仅10毫升,用时较传统手术缩短了1/2,为精准外科建设再添新动力。

机器人上岗 医生从“操作者”变“监理人”

6月3日9时,省人民医院手术间里,一名19岁的右侧股骨颈骨折患者正在接受手术。

与以往不同的是,一条运动灵活、操作稳定的机械臂正在为她精准建立手术通道。一旁的屏幕上,不仅清晰明了地显示着这位患者的骨折位置、规划手术路径,还实时跟踪显示手术情况。

做手术的机器人名叫“天玑”,是全球唯一的全骨科机器人。有了它的帮助,医生们的位置从手术台移至电脑边,身份由“操作者”变成“监理人”。

“以往这种手术,医生要剥开皮肤、肌肉直到暴露骨折位置,手术切开较大,关键是植入固定钉时,没有透视眼的医生,只能根据手感反复尝试,精准与否全凭医生经验。”刘涛说,而此时“天玑”骨科机器人就成了医生身体的延伸,为医生增添了“透视眼”和“稳定手”。

手术误差可以控制在0.5毫米以内

术中,医生将患者三维扫描影像传输到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工作站,在计算机操作界面中,根据扫描影像完成螺钉置入位置、方向及长度等手术规划,然后指挥机器人机械臂一一落实手术规划。据悉,这个“智能助手”还能跟踪患者术中的移动,手臂位置能够自动补偿移动位置,保障手术路径与计划路径一致,误差可以控制在0.5毫米以内。

目前“天玑”机器人全方位、全骨科的精准自动导航系统,适用于骨盆、四肢、脊柱等复杂骨折治疗,它的临床应用成功打开了创伤治疗的新局面,较大程度减轻了患者的伤痛,加速了患者的康复速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65004 2020-06-09 00:00:00 二 机器人“骨科医生”,真棒!KeywordPh手术创伤仅2厘米,切口3针 出血10毫升,用时缩短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