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白、杜甫、杨兰春等,古往今来,那些镌刻于嵩山上的文人墨客,用文字和艺术构筑起华夏辉煌悠久的文明。如今嵩山聚集更多优秀的文化人士,构筑了嵩山文化的风骨和嵩山文化现象。为此,本报联合登封市文联开设“文艺嵩岳”专栏。本期讲述登封市民协副主席王国显的艺术人生。 他讷于言,敏于行,淡泊名利,志向高远。他博学深思,寓国学美学、古典哲学及儒释道文化于书画创作之中,丰富了书画创作的文化内涵,扩展了书画创作新基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就是登封市民协副主席王国显。 登封融媒记者 高鹏敏 通讯员 王新道 文/图 留住墨香清悠远 王国显,1952年出生于河南叶县,现定居登封。他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师从娄师白、任帅英、俞臻桢、蒲松龄等名家,对书法,国画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均有较深造诣,擅长火笔烙画与易经风水研究。 在他的书画创作中有笔法互借之意,用国画焦墨效应呈现书法的涩辣意象,又用书法的飞白表现国画山体、石皴、苍老的古树老藤。 赏析王国显的画作,无不透露出一种翰墨神韵之气息。明暗、虚实、浓淡、曲直、粗细对比强烈,处处显露出阴阳之理。 他不仅擅长山水画,还不断创作工笔画的人物、花鸟、虫鱼等画种。山水画多以嵩山为题材,表现嵩山的奇、秀、奥,表现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文化。人物画多以古代的名人为素材,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形神兼备。花鸟画作线条简洁、墨彩明快,构图巧妙、寓意深刻。 为使画作立意高远、技法创新,王国显还苦练书法,精研运笔之理、用墨之道,逐渐形成了曲直有度、虚实相映、浓淡适中、节奏和谐、气韵畅快的笔法特征。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展获奖,仅从画作的题款上,就可见其书法功底深厚之一斑。 烙笔融情刻画情 王国显青年时学得一手好木工,掌握了木刻技艺。他另辟蹊径,将木板、丝娟及有饰面的基材为材料,以自制的电烙铁等火笔为工具创作烙画,尤其在宣纸上烙画更为奇妙,以轻重的手感表现出白、微黄、黄、墨黄、灰黑、重黑等不同的色调,以表现出中国画勾、勒、点、染、擦的艺术效果,使烙画作品层次丰富、色调和美,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历时半年烙在宣纸上的《清明上河图》尤为壮观,这幅长14.2米、宽0.8米的巨幅长卷,以工笔勾线润色的艺术手法,将画中的人物、船帆、屋舍、店铺、亭台楼榭、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王国显多才多艺,他的艺术生涯艰苦卓绝,从苦练到创作,又到自成风格,是从传统艺术继承上大雕大琢的艺术再塑,进入不激不励,风规高远的大美之境,彰显出古、拙、厚、朴的艺术风采。1998年,他荣获河南省“十大杰出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