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Q12版:新起点 新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Q12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改善群众就医条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改善群众就医条件
新密市卫健委: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提质升级

2019年是新密市卫生健康机构整合后的开局之年,新密市卫健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全面发展。医改、妇幼健康、健康促进、重点学科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优质服务基层行、中医药事业发展、群众就医环境改善、人口家庭发展等10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顺利通过复审;荣获省级健康促进县、文明单位、疾病预防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等荣誉7项;郑州市卫生健康工作、五一劳动奖状、医改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9项;新密市级荣誉17项,谱写了新密卫生健康事业新篇章。记者 薛璐 通讯员 李婧 文/图

固基础强优势,群众看病更安心

如何让群众享有更优质的健康服务?新密的解题方式是,从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做起,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市卫健委统筹协调,市中医院综合科研楼完成前期准备;中康医院改扩建项目进入拆迁阶段;市疾控中心、市公共卫生临床医院项目开始设计招标;市人民医院项目正在筹建;市骨科医院新病房楼、新华医院医养结合中心投入使用;岳村镇卫生院主体完工,群众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

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以推进“全国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全市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由市中医院牵头联合5家乡镇卫生院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市一院、中康医院、新华医院牵头组建综合医联体;市妇幼保健院牵头建立妇幼健康服务医联体。同时,成立省直三院与曲梁镇卫生院急重症中心医联体,启动郑大一附院专家教授“故乡行·新密站”活动,让群众就近享受到大医院诊疗服务。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化市中医院龙头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基层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水平。实施中医药保健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服务,广泛开展中医疗法和适宜技术。融合“妇幼健康+中医药”发展新模式,中医药新技术新业务运用于妇女儿童健康领域。

健康促进工作持续深化。以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为载体,建立了覆盖市区、机关、学校、企业、乡村的健康知识宣传体系。规范健康促进社区61家、家庭102家、医院12家、机关33家、学校83家、企业3家。2019年,新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 15.7 %;全市7家二级医院加挂“健康管理服务中心”牌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健康管理办公室”;遴选20名省、市、县三级优秀知名专家组建新密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健康讲座668场次,群众健康素养进一步提高。

学科建设持续加强。2019年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引进并开展医疗卫生高新项目62项,申报获批郑州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0项,省级重点专科2个,郑州市级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6个。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交流活动80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持续规范。2019年,居民健康档案纸质建档率99.23%,电子建档率98.68%,开展健康大讲堂1732期;0-6岁儿童管理率87.5%;孕产妇早孕建册率92.1%;体检65岁及以上老年人60995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75.14%;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5.6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80.56%;结核病患者管理率84.0%。传染病疫情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均为100%。

优质服务基层行持续强化。开展基层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目前,大隗镇卫生院达到省定推荐标准并荣获首批“郑州市师范中医馆”称号,超化、牛店、来集、苟堂、米村等5家卫生院达到省定基本标准并通过郑州市评审。远程会诊的普遍开展提升基层卫生院的诊疗水平。

医疗服务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医疗机构499家,对违规38家立案并罚款9.8万元,进一步净化就医环境,确保医疗服务安全。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持续惠民。全年确认扶助保障政策对象6万余人,落实计生家庭扶助资金2230万元,帮扶计生困难家庭380户14.5万元。21名计生家庭享受中招加10分政策,奖励63户考入国家“211工程”学院计生家庭6.3万元。

抓民生强服务,群众看病更舒心

新密市以民生服务为切入点,全方位全周期守护群众健康。

面向妇女儿童,免费开展妇女宫颈癌检查、妇女乳腺癌检查、超声NT检查、血清学检查等,惠及全市妇女5.2万人次;免费开展新生儿35种遗传代谢病筛查,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低症筛查,听力筛查,耳聋基因筛查,惠及儿童3.4万人次。

面向中老年人,完成脑卒中危险因素初步筛查5000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推动医院与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结对”,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面对贫困人群,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做好健康扶贫。全市接诊贫困人口6395人,落实“七免一减”资金293.9万元。送医下乡229场次,义诊群众1.8万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5万元。在对口帮扶上,市卫健委捐款3万余元用于龙泉寺村党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组织3次体检服务群众420人次。

面对特定人群,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全年完成2118名职业病随访、145家用人单位尘毒危害企业监测。举办2019年全省尘肺病诊疗研修班,对50名尘肺病患者进行义诊。对37家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性疾病摸底调查和服务。优化艾滋病防治“医防一体化”试点工作流程。

至此,一个覆盖全人群、涵盖生命全周期的卫生健康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各项医疗惠民政策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抓党建担使命,群众看病更放心

近年来,新密市卫健委党组始终把落实党建责任制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有效夯实党建根基,规范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积极打造卫健系统大党建工作格局。一是抓实主题教育。委机关组织专题研讨会、集中学习等20余次,全系统开展9项专题调研及30次学习研讨。二是丰富活动形式。全系统开展主题党日196次、先进典型教育11次、警示教育12次;开展党员名医、党员示范岗亮争活动,选树党员干部典型12人;组织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进社区志愿服务30次。三是切实转变作风。召开以案促改暨警示教育会议,开展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和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推动行业作风持续好转。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这场“大考”中,新密市全体卫健人放弃春节假期,坚决服从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冲在抗“疫”一线。2356名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最前沿,充分展现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广大党员干部捐款13.5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卫健人的忠诚担当。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给卫生健康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卫健人闻令而动、逆行出征,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门。”新密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寇海荣说,下一步,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卫健系统上下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工作,守初心、担使命,围绕“一条主线”,实现“一个确保”,突出“两项重点”,健全“三项体系”,强化“四项保障”,聚焦“五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幸福感、获得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健康保障。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71017 2020-07-04 00:00:00 六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改善群众就医条件KeywordPh新密市卫健委: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