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中牟时报 记忆 上一版3
Z08
“师延”上古司乐官 箜篌起源在中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师延”上古司乐官 箜篌起源在中牟
□齐治平 张朝晖
位于中牟县韩寺镇古城村的箜篌城遗址
乐器鼻祖师延像

诞生于中牟县韩寺镇古城村的箜篌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源于商、广于周,兴于汉,盛于唐,衰于宋,明清一度失传。是故现代人对箜篌的认知度不高,但其文化内涵深厚,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很深,古代众多史料书籍和文学作品中常见记载。

汉魏晋曲清商乐 华夏正声卧箜篌

汉代,卧箜篌被尊为“华夏正声”而位列“清商乐”。《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双璧之一,“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可见汉代才女须掌握弹箜篌的技能。唐代小说家、诗人段成式著《酉阳杂俎》记载:“魏高阳王雍美人徐月华,能弹卧箜篌,为明妃出塞之声。”东汉蔡邕著《琴操》把琴曲分为“五曲、九引、十二操”,《箜篌引》位列其一,三国曹植、唐朝王昌龄曾作《箜篌引》,李白作《箜篌谣》、李贺作《李凭箜篌引》等,王维“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隋代制定“九部乐”、唐朝制定“十部乐”,箜篌都位列其中,此时竖箜篌、凤首箜篌两种形制也已出现,箜篌音乐和箜篌文化达到极度繁荣,诗人顾况在《李供奉弹箜篌歌》中描述:“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唐代对箜篌的尊崇程度可见一斑。宋朝时有关箜篌的诗词也有50多首。元朝时箜篌依然流行,《元史·礼乐五》:“箜篌,制以木,阔腹,腹下施横木,而加轸二十四,柱头及首并加凤喙。”杨维桢“歌声唱入箜篌调,不遣狂夫横渡河。”明朝之后箜篌有短期中断,但其影响依然在延续,清纳兰性德“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由此可知,箜篌一直围绕官府、士林两个阶层发展、壮大,直至辉煌,是深受文人雅士喜爱的音乐。

“师延”上古司乐官 箜篌起源在中牟

箜篌的起源,史学界、艺术界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比较盛行的说法是箜篌是源于汉初,《史记·汉武帝本纪》记载:“于是塞南越,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封禅》则记载为“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两记载略有不同,作者表述前后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司马迁记载的这件乐器叫“箜篌瑟”,是箜篌与瑟的结合体,兼具二者之长。综合诸多史料记载,箜篌应是起源于殷商时期。据春秋战国时期著作《世本·作篇》记载:“箜篌,空国侯所造。”“箜篌,师延所作,靡靡之音也。”《史记·乐书》记载:“此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 汉代王逸注《楚辞章句》载“师延,殷纣之臣也。为纣作新声《北里之乐》。”《太平广记》载:“师延者,殷之乐工也。”据此早期史料普遍认为箜篌是商代乐工师延做造,也有认为是师延发明的箜篌。笔者认为师延应该是箜篌发展中集大成的人物,他在箜篌传承、改进、推广过程中有重大作用,尤其是他能把箜篌推广到王室公卿阶层,为后来箜篌成为“华夏正声”“清商乐”打下坚实基础,使箜篌成为贵族音乐,也让自己成为箜篌音乐和箜篌文化的创始级人物。故而东汉刘熙的《释名·释乐器》记载: “空侯,此师延所做。”从西周开始,周王室就要求学生必通六艺,《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的“乐”为乐舞,箜篌为配乐乐器之一,此后就一直保持高贵血统,深受王室公卿阶层喜爱。

民间传说师延乃上古黄帝时期司乐之官,通贯古今,具有高超的音乐天赋:“拊弦琴,则地祢皆升;吹玉律,由天神俱降;听众国音乐,以审兴亡之兆”。据宋代《太平寰宇记》记载:“箜篌城,在(中牟)县东南二十里,昔师延造箜篌,以悦灵公。”据《元和姓纂》《姓谱》记载,商、周时期管理音乐的官皆以“师”为姓,而古代乐师多是世传。殷商时期的师延作为有史料明确记载的第一个乐神,是后世乐官努力追求的榜样,每一个时期都有出色的音乐家代表,他们都被冠以新乐神称号:“师延”,这就是有多个不同时代“师延”的原因。明代顾起元《说略》中写道:“有以官名称者若师延之后为师延氏之类是也,有以官氏称者若吕不韦为秦相子孙为吕相氏之类是也……”

水草丰茂萑苻泽 师延中牟弹箜篌

2009年8月,郑州大学历史人文学院教授张诚等一批考古专家对箜篌城遗址勘查,一致认为属商代遗存,是第一代“乐神”师延居住之地。据中牟县文物保护所档案记载,箜篌城东500米处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姚家遗址,属仰韶文化,年代涵盖商代,城址西1000米处有南岗遗址,属东周时期遗址。姚家遗址与箜篌城年代一致,比邻而居,表明这一带商周时期人口聚集,是繁荣之处。为师延家族世居于此提供了较为可信的依据,且师延家族人才辈出,多被冠以“师延”称号,到春秋时,卫国占领此处,又为卫灵公造箜篌。卫灵公喜欢音乐,常常到此听箜篌、欣赏歌舞。

著名箜篌艺人鲁璐认为,西方的竖箜篌起源于古代狩猎的弓,由最初的单弦逐渐增至三、四根弦,直到后来的20多弦。学界普遍认为早期竖箜篌与卧箜篌是各自独立起源发展,但是形制却很相近,据此可以推测:中国的卧箜篌也可能是起源于弓,古人在狩猎之余弹弓为乐,逐步演变成一种弹拨乐器。后来乐神师延对其进行改造,增加弦数、调校韵律、编写曲目、推广普及等,使箜篌成为贵族音乐并诞生箜篌文化。《宋史·乐四》载:“师延拊一弦之琴,昔人作三弦琴。”

2018年5月,中牟县对箜篌城遗址北部进行文物勘探,发现城址北部地下有两层厚达4米多的褐色淤泥,表明该处曾经存在较大水面,又在地下3米处的淤泥中发现多处块状植物腐烂物,表明附近有许多高大的植物。这与史料记载萑苻泽周围“草木茂盛”相符,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注解“萑苻泽”为“芦苇丛生之水泽”。唐·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水杨,蒲杨也,枝劲细纫,作矢用。或言萑苻,亦水杨也。”萑苻泽周围有高大的树木,也有低矮的杂草,更有适合制作弓矢水杨,是天然的狩猎场所。

据《细考中牟邑》考证,春秋时期,萑苻泽与西边的天下九泽之一圃田泽相距三里左右,夏、商时两泽应为一体,西周时才分裂开,当时圃田泽体型巨大,泽中鱼虾成群,岸边鸟兽遍地,泽周围众多居民以渔猎为生。弓箭是泽畔民众家中必备工具,为箜篌产生和改进提供了先天的优势。人口密集也是吸引师延来此定居、制作箜篌的基础。

华夏文化交融点 韩寺镇东古城村

中牟县韩寺镇东古城村东北的箜篌城遗址是现存最早以箜篌命名的城池。《太平寰宇记》记载:师延为卫灵公造箜篌之地。该遗址南北长1050米,东西宽575米,呈长方形。现仅存城墙西北角和东北角三段夯土墙,西北角北段面积最大,南北长102米,东西宽25.6米,高约10米,其上树木灌木繁茂,东部和北部墙壁陡峭,东面局部墙体崩溃脱落至地面;西北角西段东西长18.1米,南北宽12.8米,高8.2米,上有小树和杂草,北壁陡峭。东北角段城墙面积最小,大致呈园柱状,东西长8.5米,南北宽5.2米,高约4米,由于曾作为砖窑窑壁,墙体表层呈现红色。三段残留城墙夯窝清晰,夯土层结构明显,厚约0.08~0.1米。1984年文物普查时,在城东北角发现板瓦、筒瓦、铜箭头、铜镜、铜带扣、五铢钱及平首币等。

中牟县南部有皛泽,横跨中牟、新郑、尉氏三县;北部是著名的圃田泽,横跨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开封四县区。圃田泽因其体型更大,4000年前就被大禹命名并列为天下“九泽”之一、“豫州之薮”,人口稠密,两周时期就出现多座城池:箜篌城、管城、启封城、清邑城、中牟城、祭城等,是中原地区发展最快的区域。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72455 2020-07-10 00:00:00 五 “师延”上古司乐官 箜篌起源在中牟KeywordPh□齐治平 张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