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政事 重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3
实地寻访切身感受 家乡变化日新月异
学成之后要投身家乡建设大潮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学生代表发言摘编
学成之后要投身家乡建设大潮

昨日,“青春勇担时代使命 建功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学子青春寻访活动,50名郑州籍优秀大学生代表深刻了解家乡新变化。当天召开的座谈会上,8名优秀学生代表分别围绕郑州城市发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下是发言摘编。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整理

北京大学任冠南: 青春留郑不遗憾

今天参观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脑海中涌上来许多感受,最真切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自己家周边的环境变化,一步步看着居住小区从“脏乱”变成了“时尚靓丽”。

还有一个感受是“想要融入,想要做点儿什么”。寻访之前,我特意去找政论片《雄关》来看,这部片子讲的是河南在抗疫斗争中的硬核举措和闪耀成就。我觉得抗疫是个系统工程,郑州能够在疫情大考中取得了不起的成绩,并且倾囊援助他方,靠的是稳扎稳打的发展带来的经济实力、管理能力和综合实力,同样也靠的是家乡人民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团结一心的精神。而此次参访,更让我看到了郑州建设的既有成绩和前景目标,也让我体会到,郑州的未来大有可为,青春留郑不遗憾。

北京师范大学弓启明:

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在郑州生活了18年,第一次离开家乡在外求学。寝室里同学的“卧谈会”,我问他们:“你们对郑州的印象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中部交通枢纽、郑州东站、赴京的必经之站、河南烩面、胡辣汤……”这是他们的“郑州初印象”。

其实,郑州的今天,是多元融合,高速发展的,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丝毫不为过。而郑州的明天,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后备队伍作为引擎和支撑。人才从哪里来?我认为大致有三个方向:一是“引”,二是“留”,三是“造”。希望建立健全“郑州人才信息数据库”,完善数据库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共享,真正实现能“引来人才”和“用好人才”的终极目的。

未来,我愿用自己的双手同诸位一道,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清华大学王一桥:

郑州永远欢迎年轻的奋斗者

18年来并没有太多机会感受郑州的风貌,对这个生我养我的城市一点都不熟悉。

好在建筑学的专业视角逐渐让我补足了前20年的遗憾。在这里,如果你来怀古,你可以去商都路,那里的道路1500年前就存在于此;但我们更熟悉的郑州,是伴着近现代中国的浮沉而一块一块地拼出来的。百年前的铁路工人会觉得自己是郑州人,30年前的棉纺厂工人可以说我是郑州人,如今的郑东新区人也很自然地认为自己是郑州人。郑州是如此的具有吸引力,能把一块块时间和空间黏成一个既舒服又有活力的整体,并且这个势头完全没有衰弱的趋势。也许郑州的文化,就是在互相包容的同时共同进步。我想,这样的郑州是最美的,它永远会欢迎我们这群年轻的奋斗者。

北京大学徐文哲:

争做家乡的建设者

我在北大加入了我们河南老乡专属的社团“中原发展研究会”。去年2月,参加豫协组织承办的豫燕服务团,同10多位来自北大各院系的优秀的硕士生、博士生们前往航空港区,参与聚焦“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社企合作”三大主题的寒假调研。今天的参观,我们也看到郑州经济活力四射,这是吸引人才的产业硬实力。我认为,除了硬实力,还要做好软优化,展现老家河南热情好客的一面,优化人才工作生活体验,栽好梧桐树,不愁凤凰来。

未来,无论是继续读书还是就业,我都会非常看好河南和郑州的发展前景。我们这些河南青年,不应当只做家乡发展成果的享受者,还要做家乡的建设者、潜在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希望能够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

武汉理工大学赵俊杰:

郑州是青年人奋斗的“战场”

今天,我看到一个既有文化底蕴、工业底气,又有现代科技感的城市,看到一个新的国家中心城市崛起的样子。我想说的是在我心中郑州是一座你努力就可留下的城市,是青年人奋斗的“战场”!

郑州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只要你来,你就是郑州人。我深深地爱着这个伴我长大的城市,在我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中,我始终将郑州作为我未来生活城市的选择。

但是客观来讲,目前的河南省和郑州市在一些方面尚有发展上升空间。在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希望我们的城市可以着手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高郑州的城市科教创新能力,为河南的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清华大学张帅:

努力用所学为家乡作贡献

通过这次寻访活动,我们回顾了黄河两岸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见证了龙子湖智慧岛的日新月异,感受了在郑优质企业的生机勃勃。短短一天,浓缩了郑州厚重的历史和光明的未来。我们收获满满,迫不及待地希望投身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之中。

建设家乡需要政府引导,也需要人才参与。我认为,吸引人才应该有优秀的企业,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吸引人才应该有温馨的政策,让人才有家的感觉;吸引人才应该有好的管理方式,让人才生活得舒心。

我希望在研究生阶段,继续深入学习管理学知识,注重实践,了解中国。在毕业后,参与选调生考试,努力用所学为服务社会、家乡作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张宏帅:

争做家乡发展的先锋

今天的参观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提出以黄河命名的第五个国家级重大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市义不容辞、承担历史使命。

一座城市不能只顾自己发展,个人也如此,我选择专修法律,未来也必以法律工作为职业规划,如今我们国家正肩负着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任务,我自应勇于承担,认真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学投身于国家、家乡的法治建设之中,散发青年法学生的光热。

此次寻访活动,让我们看到更加立体的郑州。我认为,无论今年要踏上何种工作岗位,都应该发挥青年一代的优势,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积极投身家乡发展大潮,主动与家乡发展共成长,争做家乡发展的先锋。

北京化工大学张伟文:

郑州,学子们的心灵港湾

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交谈,我深受黄河文化和郑州文化的影响。

今天我去体验5G自动驾驶汽车,在感受到高科技方便大家生活的同时,也体会到郑州公共交通优势突出。首先是性价比高,支付宝、微信的便捷支付,让大家出行很便捷,这使得我无比自豪。同样让我自豪的还有郑州的区位交通优势,四通八达,她可以让无数在外求学的游子,很快就能回到家乡。

而郑州的城市品质也在悄悄地改变。这几年,每次回家,总能惊喜地发现,街边的小游园多了,花花草草多了,总能让我流连忘返。老旧小区的改造,也让我们更有家的感觉。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78088 2020-08-06 00:00:00 四 学成之后要投身家乡建设大潮KeywordPh■学生代表发言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