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H06版:惠济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H06-07
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 主动作为 为惠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 主动作为 为惠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针”

中共惠济区第三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号召,全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顺势而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步伐,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做出惠济应有的贡献!会上,惠济区各局委表态发言。记者 蔺洋 通讯员 刘娇

区城市管理局

提升建管水平 优化人居环境

坚决打赢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攻坚战

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是“三项工程、一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打造生态屏障、优化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区城市管理局承担着牵头抓总的任务,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坚决服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做到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步,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任务,打赢这场综合改造攻坚战。

规划引领,突出示范带动。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涉及面广、战线长、难度大,为着力解决管理粗放、基础设施水平低、整体面貌差等问题,围绕“北静”功能定位,把牢设计谋划第一关;涉及的25个行政村依据实际情况分类实施,“一村一策”,编制“美丽乡村”规划,按照年度完成70%任务的要求,重点打造申庄村亮点工程,将S312以北保留村和黄河滩区公园建设相融合,串珠成链,扮靓辖区村容村貌。

精细管理,巩固治理成果。持续开展“提升农村及社区人居环境”行动,紧扣“一清四治”要求。打造“河道整洁、河水清澈、河岸优美”的生态环境;加强乱象治理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实现市容规范有序;园林绿化方面,加强绿化带常态化管理和微景观建设,实现与城区园林绿化的同质改造提升。

补齐短板,完善基础设施。督促42个工程类项目、181个管理类项目快马加鞭、强力推进。加快江山路沿线村庄污水接驳工程、绿环路道路整修、网线入地改造等工程进度,天佑街等16条道路及马村、石桥村、申庄村、张定邦村4个污水处理站年底前全面完工;确保年底前220kv绿源变电站和110kv蔷薇变电站主体完工;新庄花王合村并城安置区地热清洁供暖项目年底前建成投用;加快推进绿源社区等“一有七中心”工程进度。

优化体制,实现常态管理。强化党建引领。项目一线成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市容环境。实施区领导联系分包制;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工作有标准、限时必达标”的工作格局。强化督导考核、提质升级。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媒体、专栏等各种宣传形式,展现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的整治成效和经验做法。积极与“清洁家园”“文明庭院创建”等活动相结合,强化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开展进村(社区)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共努力、全民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区城市管理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一核三带六园”空间布局和“四城联建”目标,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全面改善城乡接合部整体环境,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为基础

深入推动卫生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惠济区卫健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快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000余名医务人员闻令而动,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成果。此次区委全会为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将深入贯彻区委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防输入、防散发、防反弹”要求,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为基础,深入推动卫生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聚焦短板,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区工作要求,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系统谋划,着力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一是集中提高医疗救治能力。按照平战结合原则,规范建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8个,扩大医疗物资储备,做好防大疫、持久战准备。推动社区医疗哨点、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疾病防控一体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二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加快全科医生培养、分级诊疗制度等建设,提升基层防控能力,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机制。三是持续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坚持“一不降、四不变”工作标准,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强化发热门诊管理,及时筛选发现患者。加快疾控中心二级PCR实验室建设,实现自主核酸检测,全面提高全区核酸检测能力。四是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处置。严格落实疫情监测、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及密切接触者管理等措施,充实流调工作预备队和疫情研判专家组,实现流调培训、疫情研判常态化,提升辖区疫情防控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到来之能战。

抓住重点,夯实基层医疗防控网底。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机构和人员深入乡村社区、贴近群众的空间优势,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放到村(社区)、放到基层,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得到加强,充分调动基层卫生人员积极性,夯实基层医疗疫情防控网底,有效应对传染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年内惠济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实现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功能提升,两家卫生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完成;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四有”要求,尽快完成3个政府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两家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标准,50个基层全科诊室、8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实现标准化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共体12个管理中心及医联体专家派驻常态化、“两中心一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推进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全面公开招聘系统内专业技术人才,探索有针对性的“走出去,请进来”人才引进模式,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人才库,充分发挥特色家庭医生团队优势,彰显群众健康“守门人”作用。

着眼预防,深化健康促进行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居民养成自觉遵守“一米线”、公筷制等良好卫生习惯。完善健康管理体系。深入推进19项健康惠济行动。探索建设5家标准化“惠医健康驿站”,首家健康驿站近期在区政府投入运营。选择2~3家单位开展试点,逐步完善惠济特色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健康管理工作模式。巩固全国健康促进区成果。强化健康教育,加快“两库两机制”建设,开展健康知识“六进”活动,建立从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到流动人口等多层次、开放式、全覆盖的健康教育体系,成功建成健康教育精品一条街,全民健康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持续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将健康理念引入社区、单位和家庭,让大卫生、大健康成为全民行动。深化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丰富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建立常态长效改善城市环境工作机制。与全区“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充分结合,全力抓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着力打造“六小”门店示范街8条、精品道路3条,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78331 2020-08-07 00:00:00 五 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 主动作为 为惠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针”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