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4版:高新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G04
高新区要打造“中国粮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3位院长5位教授21名博士13家企业代表聚议
高新区要打造“中国粮谷”

本报讯 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郑州高新区粮食产后管理行业优势,8月6日,郑州高新区枫杨园区运营中心召开2020年度第七期“链合绽放”暨“三送一强”活动。

河南工业大学标准化研究院院长王殿轩、粮油食品学院院长赵仁勇、粮食创新发展中心主任裴少峰,以及粮油学院、科技处、设计院等多个机构31名教师和博士生与现场13家企业展开交流,枫杨园区运营中心主任肖惠中、副主任孙春旺参加活动。

“河南省拥有全国近30%科技储粮配套优秀供应商,这些企业绝大多数又在高新区,粮食食品行业的顶尖学府河南工业大学及两个权威设计院——河南工业大学设计院和中粮郑州设计院均坐落于高新区枫杨园区。国内粮食产后加工产业倍速增长的时代即将到来,亟须高校和企业在产学研方面深入合作,共同促进粮食产后管理行业发展壮大。”肖惠中在致辞中介绍。

赵仁勇和王殿轩等专家为企业详细介绍了高校的研发方向、研发团队和研发成果,介绍了粮食产后管理行业最前沿的技术理念,帮助企业了解相关的科技及产业合作规划。随后围绕着校企交流合作这个话题,与企业展开了深入探讨。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牛文璐 文/图

产业科技集聚 高新区优势得天独厚

“鉴于河南省粮食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支撑和责无旁贷的义务,河南省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应该有打造全球粮食科技高地的雄心。”裴少峰认为。

粮食产业在河南有着先天性的资源优势,河南供给了全国10%的粮食,其中包含了25%的小麦,中国人每10碗饭中就有1碗是河南提供的,国人每消费4个馒头就有1个产自河南。“中原足天下足”,河南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

近日,河南省政府印发《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基本建成以小麦、玉米、稻谷、油料等为重点的产业链健全、价值链高效、供应链完善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首先要打造河南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航母群”。河南每年粮食食品储量3000万吨,但由于60%是原粮,粮食资源只能廉价出售,河南省的粮食工业加工值就这样流失了。粮食产后加工能够极大提升粮食的价值,发展粮食产后加工业是提升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手段。其次是打造全国粮食科技创新的“试验田”。粮食加工应用技术推广目前还有很大的障碍,我国粮食产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粮食产后加工科技贡献率不到30%。日本粮食产后科技成果数量不如我国,转化率却达到60%。最后要汇集高校和企业力量,打造全球粮食科技高地,占领全球粮食产后科技制高点。

裴少峰认为,与武汉建设“光谷”的初始条件相比,在郑州建设“中国粮谷”有着更为优势的支撑条件。河南尤其是高新区已经具备了科研聚焦、人才聚集、技术引领3个关键要素。中国粮谷将以河工大现有科创资源为核心支点;以学校和连霍高速之间狭长的14公里为轴,布局有11个科研单位;以陇海高速以南、西南绕城高速以东3.8公里区域布局粮食科研落地系统,包括重点仪器设备、高端制造设备等形成一圆。这“一心一轴一圆”布局将带动粮食产业的航母群高质量发展,形成粮食科技创新的“试验田”,引领全球粮食科技发展。

校企合作 领航粮食产业发展

“目前粮食行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可谓喜忧参半,喜是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行业发展,忧是先进技术落地难,更谈不上全面开花。”郑州鑫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海峰道出了企业的“苦水”。

河工大粮油食品学院质量与安全系主任谢岩黎表示,高校科研人员真心希望将科研成果与行业结合起来,推动行业发展,产生社会财富,科研人员因而更有价值。

粮油学院粮油储藏系主任张玉荣和食品工程系主任李雪琴也希望企业能把需求交给高校研发团队。高校科研团队专注于基础研究的突破,基础研究一旦突破,应用层面将遍地开花。然而现阶段缺乏的正是科研团队与企业直接的、深度的对接,校企合作可以让新观点、新想法落到实处,可以帮企业占领全新的市场份额。

中原粮仓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庆军说,他们正迫切希望在粮食生产和仓储的标准化方面得到老师们的帮助。原来公司近年来流转了数万亩的土地,可是土地流转后,公司缺乏粮食储存和保障技术,农户们储粮紧急处理的能力也很差,粮食储存质量严重受到了天气、湿度、虫害、霉变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土地流转规模越大,企业风险越高。

王殿轩认为,粮食储存和保障技术是该类企业重要的抗风险能力,学院可以根据企业的这项技术需求,组建研发小组,填补相关的技术空白,打通粮食产后到流通之前的“最后一公里”。

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李杰也表示,他们牵头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粮食产后‘全程不落地’技术模式示范工程”项目,就是在解决粮食生产以后加工之前的收储问题,相信可以与工大老师一起解决企业的难题。

资源共享 “中国粮食产业联盟” 呼之欲出

“我们区域有这么多的粮油仓储行业,应该把粮食配套服务业凝聚起来,形成粮食产业联盟,打造出中国粮食看河南、中国粮食产后服务靠河南的风向标!”河南同创高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军几年前就有粮食企业结盟的想法,但行业缺乏权威机构的牵头和引领,这个想法难以实现。此次面对河工大的专家们,他想到应该依托河南工业大学这座粮食产业“黄埔军校”,建立产业联盟,打造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产业链集聚地,领航粮食产业发展。

王永军的想法其实也是现场大多数企业的心声。科技型粮油储粮服务商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研发、生产、市场、售后每一个环节的成本都是沉重的负担,绝大多数企业存在阶段性工作量不饱和,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剧增。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达到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而将企业联合起来,一是能在行业形成较大的合力和影响力,为成员企业带来新的客户、市场和信息,从而为企业发展拓展空间,提高产业竞争力。二是产业联盟可以实现在信息、资源、人力、产品上的共享,在市场合作、研发生产、采购、客户服务等方面合作,达到降低成本、资源互补、扩大市场、提升竞争力的目的。三是产业联盟可以帮助企业共同实现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

裴少峰也认为,产业联盟的成立可以与中国粮谷的建设结合起来,粮谷的建设需要预先把资源统合、利用起来,建立各种类别的联盟,有利于粮谷组织体系和规则体系的搭建。工大有庞大的企业校友资源,老师们也希望走出校门与企业合作。最终,赵仁勇“拍板”,代表学院牵头组建这个联盟。

孙春旺表示,园区将全力支持组建这个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合作共赢为宗旨的粮食产业联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在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的讲话中强调,要保障产业链稳定,完善产业生态,不断强化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的产业集群发展。枫杨园区将继续自加压力、不等不靠,紧扣河南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探索实践产业发展路径,发挥高新区创新优势,发动企业家精神,让企业、高校、园区在做大做强粮食产后行业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打响本行业的郑州品牌、高新品牌。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79390 2020-08-12 00:00:00 三 高新区要打造“中国粮谷”KeywordPh3位院长5位教授21名博士13家企业代表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