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6日,二七区十六届政府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委、政府全会精神和区委工作部署,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加压奋进、踏踏实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更宽视野、更高质量谱写“三个二七”发展新篇章。 记者 景静 文/图 全区经济发展 加速向常态化回归 上半年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二七区认真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 二、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由负转正”,全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加速向常态化回归的良好态势。 【数字看成绩】 ●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0.6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9亿元,同比增长0.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7.21亿元。 ●全区近1.2万党员、社会志愿者及3283名机关下沉干部日夜奋战在880个疫情防控卡点第一线,筑牢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基层战“疫”防线。 ●累计帮扶企业2492家、解决用工5.3万人、减免税费8.4亿元、提供资金17.6亿元,多措并举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全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72个,完成投资212.1亿;33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度过半。 ●新签约12个项目,签约额222.6亿元,2个10亿元以上的高质量项目实现落地。 ●引进域外境内资金141.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完成6.6亿元,同比增长15.8%。 ●二七商圈36个重大项目和15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德化步行街入选第二批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二七新区全力推进华侨城等64个重点项目建设,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6亿元;马寨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中物科技园等13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7.78亿元;樱桃沟景区美丽经济蓬勃发展,西岗建筑艺术体验园等文旅项目进展顺利,钓鱼沟生态文化公园3A景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1.12万户,累计受理各类审批事项47.7万件、服务企业群众47万人次、满意率达99.35%。 ●成功创建市级红旗道路、“千百十”优秀道路62条;上半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36,市内六区排名第一。 ●民生领域支出13.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9%。十件民生实事顺利推进,新增城镇就业1.49万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98亿元,惠及1.3万人次。 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下半年 下半年,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八个发力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着力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1千方百计 把“保”的底线筑牢 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突出做好稳就业保就业。积极为企业纾难解困,打好社会保险费“免、减、缓、返、补”政策组合拳。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群体等重点群体就业。 全力保市场主体。继续落实“三送一强”分包机制,全面落细“五个一”措施,助力企业加快发展。 保民生福祉和大局稳定。发挥好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对无供养老人、孤儿、残疾人等困难群体重点帮扶。聚焦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升防汛抗灾能力,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2全力以赴 把“稳”的局面打开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总投资2707亿元的260个重大项目,抢时间、抓开工、赶进度、促投资。对已开工的68个重点项目全力抓好保障,力争超额完成。 加快提振消费潜力。通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动餐饮、商场、旅游景点等恢复发展。结合辖区实际和特色,加快繁荣“夜间经济”“网红经济”。做好樱桃沟景区、建业足球小镇旅游,积极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实施商业街区改造提升工程,切实将德化步行街打造成辖区促进消费升级的平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 3聚精会神 把“进”的步子迈大 把招商引资作为“进”的关键。利用辖区成熟的双创基地,督促中物科技园等力争每年签约入驻投资超1亿元的项目不低于2个。依托辖区科技研发能力强、带动力强的企业,“以企引企”。 把产业升级作为“进”的支撑。加快中部航空智造产业园等“园中园”项目建设,打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集群。重点鼓励汉堡湾、顶津食品、秉信等企业建设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引导新大方、七一三等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名扬遮阳节能产业基地建设、花都年产15万套高端智能箱柜建设等项目推进力度,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中原数字经济科创园等项目建设,抓紧布局新兴产业。 把科技创新作为“进”的动能。培育壮大U创港等创新主体平台,抓紧推进沪豫科技产业创新合作平台、郑投科技创新园等项目建设,形成集聚示范效应。要加快“双创”综合体建设和运营,扶持郑州市大学生创业园、瑞光文化创意产业园做优做强。 4想方设法 把“抬”的势能蓄足 在加快核心板块规划建设上持续发力。二七商圈板块,创新举措,高效务实推进,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二七商圈区域复兴工作。康养产业板块,突出抓好万科健康产业园、养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发展体育、健康、养生、养老等产业,抢占大健康产业前沿。凤湖智能新区板块,加快保利凤起商都、海利根国际生态文化城等产业项目运作,努力建成未来郑州“西美”的标杆性区域。华侨城文旅板块,统筹推进二七华侨城、二七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一批具有二七文化代表性的文旅品牌。二七新区板块,进一步加大尔兰总部港、二七新双塔等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构建产城融合展示区。足球小镇板块,持续深化“乡村振兴+田园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尽快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抓好城市高品质建设管理上持续发力。全力推进“一环十横十纵”涉及二七区10条道路、42条区管道路的改造提升。加快推进桃园路47号、祥云里小院、绿城花园、瑞光片区等示范小区打造。积极学习借鉴浦东“城市大脑”“一网统管”经验,让“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变得更加可行。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持续发力。大力推进凤湖生态休闲区等重大生态项目,打造以生态为主、融入文化、体现慢生活的园林城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碧水、净土保卫战,让天蓝地绿水净的优美生态成为未来二七的金字招牌。 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上持续发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首席服务官”等做法。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执法职能,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平。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