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H04版:惠济时报 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H04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因喜欢而坚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能家庭医生李雅丽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她是一名平凡的医务工作者,不求闻达而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家庭医生,从医20余年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她就是现任郑州市新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科主任——李雅丽。

记者 蔺洋 文/图

“我们就信你的医术”

1998年参加工作时,基层药品医疗设备匮乏,看病就是一个听诊器,一台血压计,一根体温计,但她都尽自己所学解救患者,“以病人为中心”是她的宗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用自己满腔热忱勤奋工作,以优质的服务、高尚的医德、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深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敬重。

一天李雅丽正在值夜班,突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外面有人喊“大夫有急病人”,她迅速走出去,看到一个70多岁的老人气喘、胸闷、不能平卧,经检查判断是急性心功能不全。李雅丽立即与家属沟通,建议送到医疗资源更好的上级医院就诊,可患者家属却说:“李大夫,我们就是附近的村民,生病都是找你看,我们就信你的医术。”患者家属的话给了李雅丽肯定和认可,她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经过一夜的治疗,患者病情最终稳定。

永远冲在第一线

在工作中,李雅丽永远冲在第一线。2003年的那场“非典”,至今让人记忆犹新。那一天,医院领导召开紧急会议,布置医院的抗“非典”任务。李雅丽主动请求在隔离区坚守岗位,每天超负荷工作排查发热病人和从疫区回来的高危人群。从任务开始到结束,她吃住全在医院。

她还先后参与了集体食物中毒抢救、禽流感防控等工作。有一次,附近一所职业学院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20个在校学生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症状,李雅丽接到上级指示迅速前往现场救治,到达现场后她迅速制定工作流程,当时有个学生是聋哑人,沟通不方便,她就耐心地用笔与患者沟通,经过大半天的救治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了,她才终于坐下来歇一歇。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她常说:“家庭医生关注的不应该只是生病的躯体、器官,而应该关心的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要服务好社区百姓,我们要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就需要比其他专业的医生拥有更多的博爱,用博爱之心去关心、爱护、引导社区居民。”众所周知,慢性病病人需要长时间不间断治疗和服药,为了便于及时了解病人的疗效和服药情况,病人就诊结束回家的时候,她都会主动留下电话,便于跟病人和病人家属建立沟通的桥梁。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面对病人家属的来电,她都耐心地接听询问,每次都不厌其烦地为病人以及家属分析和解答。她还是固城村的家庭医生,定期下村进行家庭医生履约服务,为重点人群测量血压、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在卫生下乡、健康进社区等活动中经常能看到她。她以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素养,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她认真负责,对病人态度和蔼,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因病施药,合理用药,切实减轻病人负担,得到病人家属的一致好评,往往令病人连声称赞:“李医生,你实在是太好了,我们不知该怎么感谢你才好。”而她总是笑着说:“你们病好了、出院了,这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工作中要先想到付出的有多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既要承担常规医疗工作,还要下村入户对居民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24小时临床值班,对发热预检分诊点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按照上级下发的各项文件对中心全员进行诊疗方案及防护指南的培训,对重点隔离人群进行体温监测及心理疏导,为他们解疑释惑。

她无怨无悔地坚守着,用她的话说就是:“在工作中要先想到你付出的有多少,而不是想你得到有多少”“能用自己所学服务一方百姓,为一方百姓造福做好他们的健康守门人也是一种人生价值”……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地服务着广大人民群众,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诊疗技术、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和领导、同事的认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80073 2020-08-14 00:00:00 五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KeywordPh全能家庭医生李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