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
郑州数字生活服务全国第四
我市新增18家 工伤保险定点 医疗(康复)机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政务事项“掌上办”、刷脸乘地铁、无人驾驶公交开通
郑州数字生活服务全国第四
仅次于上海、北京、杭州

昨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信息协会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报告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行政服务、数字公共服务、数字生活服务四个维度对2019年度GDP排名前100位的城市数字治理水平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郑州数字治理指数排名全国第七,数字生活服务排名仅次于上海、北京、杭州,位列全国第四。这是国内研究机构首次从数字治理指数角度对城市发展水平进行考察。 郑报全媒体记者 肖雅文

郑州数字治理跻身全国前十

位列第七

报告显示,GDP全国排名15位的郑州,在数字治理方面跻身全国前十,位列第七。虽然地处中部,郑州却凭借数字化能力成为中原地区一匹“黑马”。

去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郑州市人民政府同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发挥阿里巴巴的技术优势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助力河南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强省,力争3到5年内将郑州打造为全国数字经济领先城市。去年底,双方携手共建“城市大脑”,并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角度孵化更多智慧应用,造福市民,为郑州的数字化转型装上了加速器。

物理城市的各项信息均通过立体管廊、物联城市、5G城市收集汇总到城市大脑,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郭程明说,在大脑进行结构化分析处理后,向数字政府提供各类应用的决策支持,并最终赋能数字经济,实现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进一步激发出城市增长新动能,打造中国更具持续竞争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数字化防控

打造战“疫”大考下的“郑州模式”

郑州是我国京广、陇海铁路普速、高速交通的双十字路口,通达全国28个省7个方向的“米”字形高铁在这里交会,巨大的人流物流聚集给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带来严峻考验。

如何提升科学防控能力、精准管控效力?郑州与阿里技术团队共同搭建疫情防控一体化平台,火速上线包括疫情上报、来郑人员登记、疫情调度指挥、智能外呼、钉钉复工复学系统等10套数字防疫系统,实时了解全市上万个社区以及道路、医疗等各个单元的战“疫”状况,有效防止了聚集性传染,保障公众的出行安全。同时,为岐伯山医院提供信息化系统,并让郑州成为全国最早推出复工服务平台的城市之一,维护了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全面复工复产后,郑州相继开启“春暖郑州”网上购物节、“郑好豫见”欢享乐购季等系列促销活动。数字化赋能下的郑州消费市场也在逐渐恢复往日的活力。“在郑州发放的首期5000万元消费券在150秒内就被抢完,核销金额3925万元,带动消费5.52亿元,杠杆比例达到1∶14.1。”在阿里巴巴战略发展部总监王延哲看来,无论是从发券规模还是拉动能力,都充分见证了郑州数字建设实力。

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

可网上办

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市民办事实现“零跑腿”联办;车位数字化,智能调度并提高效率;高铁枢纽智能化,每位旅客可享10分钟提早出站……

基于郑州“城市大脑”建设,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的数字化逐步实现,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可网上办,生活在这里的市民正在迈向办事更高效、生活更便捷的新时代。

在政务服务改革的推动及疫情的影响下,郑州依托“城市大脑”一期建设,上线了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郑好办”APP。“自3月20日‘郑好办’上线以来,已有511项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上线,经过梳理和流程再造大部分已实现‘零跑腿’‘零材料’网上办”。

通过数据互联共享、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实现了公积金提取、青年人才补贴、居住证办理等一批“掌上办”“刷脸办”服务事项。“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进行完善、优化,满足广大市民全方位、多渠道的政务服务需求。继续聚焦市民办事出现的堵点、卡点,丰富线上服务的内容;针对部分上线事项办结率不高、成熟度不优、市民体验感不好的事项,持续优化完善、迭代升级。”郭程明表示。

乘地铁可刷脸支付

无人驾驶公交线路开通

近10年间,郑州依托数字化、信息化围绕智慧城市建设进行的探索从未停止。

2010年起,郑州市就开展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交通指挥中心,集成指挥平台和交通信息及公众服务平台等。郑州交管部门已经能够对超过1000条道路断面进行实时监测。在公共交通上,郑州公交在国内率先利用智能排班技术编制公交作业方案,市民在高峰时段平均等候时间已经减少了71%。

不仅如此,2019年5月17日,无人驾驶公交线路亮相郑东新区智慧岛,依托数字化、5G通信、人工智能、车路协同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郑州的智慧道路建设和智能交通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边是依托数字化提升城市管理能力,一边是为市民的生活提供更多数字化场景。2019年9月,郑州地铁1号线全线30个车站和14号线一期的3个车站开通刷脸乘车支付系统,成为全国首个全线开通刷脸乘车支付系统并在地铁官方APP中实现活体人脸识别认证和支付扣款的实际应用,是首个实现完整线路刷脸过闸“先乘车,后付费”的信用支付模式。

在郑州,“数字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服务市民的重要工具;赋能政府决策、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科学性方面,“数字化”正在不断发挥重要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80786 2020-08-19 00:00:00 三 郑州数字生活服务全国第四KeywordPh仅次于上海、北京、杭州政务事项“掌上办”、刷脸乘地铁、无人驾驶公交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