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7
医者如花,播种阳光
开学在即,接受激光矫治近视的学生明显增多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医者如花,播种阳光
——记郑州视光眼科医院院长刘苏冰教授
郑州视光眼科医院院长刘苏冰教授

7月4日,郑州视光眼科医院,一场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的活动正在进行。一位身材高挑、眼神清澈、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浓浓书卷和学术气息的女士,正在为5位援鄂抗疫英雄做术前宣讲。

她就是我市眼科专业德艺双馨的学术权威——河南省知名眼科专家、医学博士、郑州视光眼科医院院长刘苏冰教授。她从医40年,至今仍奋斗在临床一线,她是集“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十大女杰”、“百名巾帼科技成才奖”、“河南省三八红旗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众多殊荣于一身的眼科屈光领域的标志性人物。

勇攀医学高峰,无愧光明使者

一个人一小时能创造多少价值?对于保持着平均每小时能为24只眼手术的刘苏冰来说,她一小时所创造的价值,怕是难以具体量化。

眼科手术属于高精尖手术,屈光(近视)手术更是难上加难。“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存在着十万分之一的误差,虽然概率非常小,但这种误差对病人来讲就是终身失明。”对于刘苏冰这样的眼科医生来讲是绝不允许的。于是,刘苏冰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决心攻下这一难题,将手术失败的概率降到最低限度。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刘苏冰做了上千例动物实验,并在自己的眼上亲自用药,最终成功摸索出了一套成熟完善的手术流程,为国内眼科界同行开展同类手术提供了借鉴。

2004年,她率先在亚太地区开展CK治疗老花眼项目。为了掌握临床经验, 她先拿自己的左眼进行手术,后又给自己的丈夫、母亲做了两次手术,积累了宝贵经验。2005年,她创造了日手术110人、216只眼的纪录。2006年7月,她又将这一纪录刷新为132人、261只眼,她以精湛的技术创造了18万余例手术无事故的奇迹,当之无愧地被收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被人们誉为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天下第一刀”。

从医几十年,荣誉纷至沓来,刘苏冰也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手术生涯中创下了无数的第一。去年,她带领手术团队取得中国SMILE万例手术贡献奖,直到今天,还能在国内外各大眼科会议中看到她讲课培训的身影,她的手术一直是同行内学习的“典范”。

精益求精 发展眼科事业

一个医生要有仁术,更要有仁心,刘苏冰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她的使命,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一直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她深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就更应该用高明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擦亮这扇窗户。

“我深爱着医生这个职业,希望不要荒废了这一身的技术,我还可以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患者服务,也可以培养出下一代,为眼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院之长,刘苏冰很注重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顺境”,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风和宽松的发展平台。她常对年轻医生说:“手术刀虽小,却重如千钧!病人不是我们的试验田,在没有十分的把握之前,我们没有资格站上手术台。”她以身作则,以自己献身医学的敬业精神感染每一位医生。除了完成繁重的诊治和手术工作外,她每周还安排科内常规讲座1~2次,经常利用周末不排手术的时间,手把手指导年轻医生施行显微术实验。

她说,郑州视光眼科医院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人才技术优势,二是设备,三是管理和服务。

在视光眼科医院,手术台上的一把小镊子都可能是来自美国。这是因为刘苏冰要求医院的设备必须领先,她说:“无论是哪里,只要出了最先进的设备,我都要想方设法去购买回来。”在她外出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医疗设备展厅是她必去的地方。

在管理方面,刘苏冰是出了名的严苛,被她训哭过的人不在少数。正是由于医院严格的管理,才保证了医院的服务质量。 蒋晓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80807 2020-08-19 00:00:00 三 医者如花,播种阳光KeywordPh——记郑州视光眼科医院院长刘苏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