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V08版:巩义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V08
走进巩义宋陵 倾听历史回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走进巩义宋陵 倾听历史回声

地处郑州和洛阳之间的巩义市,南有嵩山,北有黄河。历史上,因风景优美,地理位置特殊,曾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美誉。在这里,有我国现存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北宋(960-1127年)皇帝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寝。一个王朝的所有皇帝都葬在一处,这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1982年,宋陵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陵还是“十一五”期间国家100处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之一。如果说,宋陵是北宋王朝历史的缩影,围绕着巩义的“七帝八陵”,究竟有哪些值得记录的呢?

记者 李晓霞

巩义融媒记者 吴瑞霞 文/图

裸露在中原大地上的 石刻雕像让人惊叹不已

北宋九帝中除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囚死在漠北外,其余七帝均埋葬在巩义。加上赵匡胤为自己父母营建的陵墓,他们的父母被其追封为帝后,并非真正的帝王,所以就有了“七帝八陵”之说。围绕八座帝陵还有皇后陵、皇室宗亲墓、名将勋臣墓等。名臣寇准、包拯等人的陵墓就在其中。体现了尊卑有序、等级森严的皇家秩序,形成了理论严谨、独具特征的皇家丧葬文化。

宋陵石刻数量多,保存完好,共有300余座陵墓,地面所存700多件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石刻望柱、各种动物和各类人物等,形象多样,线刻、浮雕及圆雕无不具备,摆脱了传统的神秘色彩,集中反映了北宋石刻艺术的风貌和大型陵墓石刻的发展脉络。

乾德元年(963年),赵匡胤命“司天监(掌天文、历法、祥瑞、兆候的机关)将埋葬在东京(开封)东南的父母的遗骨迁葬到巩县(今巩义)西南。开始营建宋陵,前后经营达160余年。

北宋的诸帝、后陵中,8座皇帝陵保存完好

西村陵区在巩义西南部,在西村镇常封村以西,又称“龙洼”,有宣祖赵弘殷的永安陵,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宋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祔葬九座后妃陵,陪葬子孙墓141人。

蔡庄陵区位于芝田镇蔡庄北岭上,紧邻310国道,宋时称“卧龙岗”,有宋真宗赵恒的永定陵,祔葬3个皇后,陪葬大臣墓有: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

孝义陵区即巩义市区内,有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宋英宗赵曙的永厚陵,祔葬两个皇后和五个公主陵,陪葬大臣墓有:赵普、杨延昭、狄青等。

八陵陵区在芝田镇八陵村南,建有宋神宗赵顼的永裕陵、宋哲宗赵煦的永泰陵,祔葬八个皇后陵和四个公主陵。

北宋的诸帝、后陵中,8座皇帝陵保存完好,皇后陵主要分布在西村、蔡庄、孝义、八陵4个陵区,占地30余平方千米。宋陵的诸帝陵园建制统一,平面布局相同,皆坐北朝南,分别由上宫、宫城、地宫、下宫4部分组成,围绕陵园建筑有寺院、庙宇和行宫等。经过不断的改朝换代,宋陵也不断经历了风雨侵蚀和战乱的影响,很多地面文物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永昌陵是宋陵的首陵 位于巩义市南15公里西村镇北的龙洼

永安陵,南北长520米,东西宽230米,陵园四面均有神门角阙,墓冢呈覆斗状。冢前石刻4件,形体较小。陵是赵弘殷与昭宪杜太后的合葬墓,又称“指挥坟”。祔葬四位皇后及陪葬子孙121坟。

永昌陵是北宋帝王陵区第二座皇陵,也是实际的首陵。位于巩义市南15公里西村镇北的龙洼,陵园南高北低,南北长546米,东西宽230米,陵台呈覆斗形。陵台现存石刻47件。陵园石像为宋代早期石刻的代表。陵西北祔葬有太祖孝章宋皇后、真宗章怀潘皇后保泰陵。

永熙陵是宋太宗赵光义之墓,位于巩义市南7.5千米西村镇滹沱河村东北。陵园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450米,史载皇堂深百尺,方广八十尺,灵台方二百五十尺,置卫士五百人于陵。

永定陵是宋真宗赵恒之墓,位于巩义市南10千米芝田镇蔡庄村北, 310国道从陵区南端通过。陵区地势高亢,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720米,上宫、神门及四角阙台遗址保存完好。存在石雕60件,祔葬有真宗章懿李后陵、真宗章献明肃刘后陵。

永昭陵是宋仁宗赵祯之墓,位于巩义市内新华路与建设路之间。南高北低,南北长980米,东西宽260米,神台三层。永昭陵鹊台、乳台、四神门、四角阙楼、陵台全部按照原建筑基址大小,重新复原,对外开放。永昭陵西北祔葬慈圣光献曹皇后陵。

永厚陵是宋英宗赵曙之墓,位于巩义市区西部,孝义、杜甫街道办里沟、外沟、二十里村耕地内,东距永昭陵500米,这是北宋皇陵中二陵相距最近的陵区。陵区南北长750米,东西宽300米,建筑遗迹地面皆存。

永裕陵是宋神宗赵顼陵墓。呈“覆斗形”,底边略为正方,每边60米左右,高约18米,原有上下两层台阶,底层原用砖石围砌,上层密植松柏长绿植株,现无存。永裕陵前石雕像存有17件。

永泰陵是宋哲宗赵煦之墓。位于巩义市芝田镇八陵村西南一里许,其东南500米为宋神宗永裕陵。陵园南北长740米,东西宽330米,由上宫、下宫和昭怀刘皇后陵组成。

各陵石雕内容和数量基本相同

神道是通往宫城的通道,神道两侧是对称排列的石刻造像,自南向北,有望柱、象及驯象人、瑞禽、角瑞、马与控马官、虎、羊、客使、武将、文臣、镇陵将军和宫人等。各陵石雕内容和数量基本相同,一般为58件,但体积和雕刻技法则迥然不同。整个陵园,包括后妃陵墓在内,统称“兆域”,兆域内广种松柏和枳橘。宋陵神道上的石象生保存较完整,从中可以看到宋代石刻风格前后期的变化。早期造型质朴,雕琢技巧较为粗犷;中期转向写实,刻画真实;晚期朝着生动活泼方向迈进,技巧较前娴熟,刻画人物、动物均更为细腻。目前,宋陵各陵的地宫均未发掘,仅宋太宗之妃李后陵因被盗而打开。

宋陵虽历经千年风雨 仍不失皇家陵园的辉煌气势

通过研读大量的史料,记者了解到,北宋皇帝生不建陵,但皇帝一死,却要求在7个月内建成陵园并完成殡葬。因建陵工程浩大,时间紧迫,往往要驱使数十万兵役连明彻夜赶建。凡划在陵区的村庄、坟墓都要限期搬迁,老百姓的疾苦可想而知。

195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保护古迹名单的通知》,其中就包括宋陵,从那时开始到现在,宋陵就一直被多方保护。1995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位于巩义市区的永昭陵按原样恢复了地面建筑,农田和阡陌小径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并免费对游人和市民开放,那里翠柏成林,歌舞升平,昔日皇家陵园,最终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82954 2020-08-27 00:00:00 四 走进巩义宋陵 倾听历史回声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