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2版:为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蓄2/2020-08/28/G02/20200828G02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G02
高新区三年内制造业 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0亿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高新区三年内制造业 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0亿元

近日,郑州高新区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会上总结了2019年高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并对高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做出相关安排部署,到2022年,高新区制造业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0亿元。

记者 孙庆辉 付倩

2019年共有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233家

实现增加值126.5亿元

据了解,高新区目前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43家,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23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5%。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3.2亿元(快报数据),同比增长8.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5%(核算数据),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6.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增加值比重为20.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47.8%,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下降23.9%,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6%左右。

稳增长 调结构 高质量

三年实现制造业大变革

据悉,2020~2022年,要立足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聚焦智慧产业、布局新兴领域,推动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技术、人才、资本、项目等要素齐备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体系。

到2022年,高新区制造业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0亿元。制造业规模总量持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6%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新增百亿元以上企业1家,新增50亿元以上企业3家。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8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增加值比重25%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9%以上。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现有主导产业占全区工业的比重8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的比重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下降20%。要素供给持续发力,建立集成服务、流程再造、信息共享、上下联动的联审联批机制,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新增MO、MIA等工业用地3000亩,打造全省一流的要素供给“高新品牌”。

2022年,以“高质量”为目标,经过3年的增量经济引进培育和存量经济技术改造,依托信大、郑大、轻工业、浙大、固高等研究院的科研实力,在智慧计算机终端、通信安全芯片、印刷光电子材料、智能机器人、MEMS芯片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天健湖大数据产业园、赛微云计算产业园、紫荆网络信息安全科技园等重点投资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持续吸引增量经济落户,新增工业投资与新增制造业研发投入并进,高新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增量经济贡献度达三成以上。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会议指出,2020~2022年要依靠科创资源优势及扎实的产业基础,坚持“系统性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市场化配置创新创业资源”的工作理念,聚焦“智能传感器、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及智联网、北斗及应用”等四大产业的生态建设,按照“一产业、一规划、一展会、一学院、一政策、一基金”的产业发展模式,梳理“政、产、学、研、用、金”等环节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初步搭建覆盖数据感知-数据处理-数据服务-网络安全的数字经济生态链,全力构建高端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产业,谋划3至4平方公里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小镇,小镇建设包括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生态布局、职住平衡布局等方面的内容。力争到2022年,实现400亿元级产业集群,年均增长40%。

在以网络安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以现代信息通信网络枢纽为核心,基本建成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全区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建成,政务数据开放共享能力全市领先。力争到2022年,实现110亿元级产业集群,年均增长30%。

在以大数据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依托郑州市天健湖大数据产业园,积极引进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相关的国内外领先企业。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推动工业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融合升级,建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示范应用项目。到2022年,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支柱型产业集聚关联骨干企业100家,实现200亿元级产业集群,年均增长25%。

在以精密测绘为重点的北斗及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重点发展终端集成、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基础构件领域,推动“北斗+”与装备制造业的跨界融合,发展智能移动设备、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机等新业态。力争到2022年,实现110亿元级产业集群,年均增长30%。

提升创新能力 建设高层次创新体系

未来三年,将加大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争取到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科技型企业突破4000家。引育创新引领型人才。优化人才环境,全面落实创新引领型人才各项政策,力争到2022年,引进培育80名创新发展领军人才。搭建创新引领型平台,在重点行业建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到2022年,全区各类国家级创新引领型平台突破23个。引进创新引领型机构,力争到2022年,全区新型研发机构达到25家,其中,引进中科院系统、“双一流”高校和世界500强企业在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区域研发中心)10家以上。

强化数字赋能 促进高水平融合发展

会议获悉,未来三年将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力争到2022年,完成贯标企业50家,对标企业1000家;全区制造业管理过程数字化应用率、装备数控化率均达75%以上,建成7个以上智能工厂、15个以上智能车间、30条以上智能生产线。持续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大力实施“新技改”工程,力争到2022年,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50%以上,工业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0%。

深入推进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绿色标准为引领,以绿色化改造为重点建设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力争到2022年,每年争创2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力争到2022年,建成1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左右“工业大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覆盖率达到100%,中小工业企业上云覆盖率达到90%,推动2000家企业上链。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促进制造业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力争到2022年,创建国家、省级各类试点示范50家以上,不断提升全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力。

创新招商模式 形成高成长增量引领

2020~2022年,郑州高新区将实施新兴产业发展“四个聚焦”和创新能力提升“四个一批”等两大能力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化融合发展、加强招商引资等重点任务,着力形成“规模总量持续壮大、增长速度稳中求进、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持续提升、要素供给持续发力”的新格局,将郑州高新区打造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质量新兴产业示范区、高效益科技创新核心区、高效率要素供给典范区,通过“院校+赛事展会+产业”模式,重点推进智能传感器与信息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规模、上水平,有力支撑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引领带动郑州“西美”发展。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83126 2020-08-28 00:00:00 五 高新区三年内制造业 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0亿元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