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V03版:巩义时报 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V03
老党员孙学然:我为庄头岭小杂果代言
田洪涛:帮助群众要靠实际行动
紫荆路街道永新路社区 开展签订《“九小场所”消防安全告知(承诺)书》活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田洪涛:帮助群众要靠实际行动

夹津口镇公川村位于巩义市南部山区,嵩山北麓,海拔1000余米,是省级脱贫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125人,2018年1月,田洪涛到该村任第一书记。记者 李晓霞 巩义融媒记者 吴瑞霞 通讯员 曹丽霞

总结经验,把好“方向盘”

在“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时,田洪涛团结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三委”干部,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脱贫致富路。新建公厕2处,污水处理池1座,扩宽石龙口及川脑道路2条;利用扶贫资金在村民8组新建300立方米蓄水池1座配套引水管线2000米;2018年,利用第一书记资金,融合民间资金,在村民5组新建500立方米蓄水池1座;2019年,利用第一书记资金,在村民三组扩宽道路400米;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向村里捐助方便面等卡点急需物资,并坚守卡点值班。

田洪涛白天在村内调研查看,晚上到村民家中拉家常,将公川村的村情民意摸清吃透,了解群众的所急、所想、所需。2018年3月,他在外出学习中扭伤了脚踝,肿胀严重不能下地,医生建议最少休息2~3周,家人、同事都劝他安心在家养病,但村里此时正值党支部换届选举,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只休息了两天就回到村里,拄着拐棍带病工作,他父亲则跟在身边照顾他。“光靠嘴来说而不做,那就是空话,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关键要靠我们的实际行动。”这是田洪涛常常对扶贫工作队队员们说的话,也是他的亲身实践。

找准“突破点”,激活“一池水”

公川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治国属于四级肢体残疾,父母均八十多岁,母亲还有残疾,一家三口均是低保。田洪涛帮助张治国利用政府的小额贷款,在村里开了一间磨坊,带销面粉、蜂蜜、松花粉、柿子醋等农副产品。由于腿脚不方便,生意一直惨淡。田洪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帮张治国改良面粉包装,通过朋友拓宽销售渠道……张治国不仅脱了贫,还实现了稳定增收。2019年一年的时间中,卖小包装面粉就赚了5000多元。张治国说:“疫情期间,咱这面粉更不好卖。田书记在微信上推销,开着他的车给人家送面粉,田书记真是帮了我大忙!”张治国越干越有信心。

贫困户、残疾人张红军没法出去打工,在快手直播间吸粉想快点推销货物,但是涨粉速度缓慢,他急得唉声叹气。这时候田洪涛带着媒体记者和知名人士来到他家,共同出谋献策。田书记拍着张红军的肩膀给他打气:“别泄气,方法总比困难多,以前你生活那么困难还不是挺过来了。”并和他一起在快手直播间和粉丝互动。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低保户王某家住房困难,田洪涛发动身边朋友捐款6000多元,不仅为其解决了住房难,还为这个家庭添置了家具、衣物等用品。

他的关心和帮助极大地激励了群众的干劲,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认可,今年“七一”期间,他被评选为夹津口镇“十佳共产党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84621 2020-09-03 00:00:00 四 田洪涛:帮助群众要靠实际行动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