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4版:高新时报 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G04
“北斗”为何总“围”着郑州转?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北斗”为何总“围”着郑州转?
郑州高新区再次进入“北斗时间”

从去年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八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到“集智高新区 北斗系中原”系列主题活动,为何以“北斗”为主题的盛会频频落地郑州高新区?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给出了他的答案:“国内定位导航行业最重要的产业盛宴,能够花落郑州高新区,得益于郑州市高度重视北斗应用产业的发展,也与郑州高新区在北斗产业发展方面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密不可分。”

记者 孙庆辉

【订政策】

“北斗十条”发布,郑州群星璀璨

近年来,郑州高新区成功获批全国北斗应用技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顺利完成北斗产业专利导航项目评审,圆满承办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八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牵头成立了河南省GIS协会卫星导航工作委员会。高新区还拥有信息工程大学等一批北斗领域的知名高校和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

2019年,郑州高新区还出台了“北斗十条”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完成了2020-2025年北斗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建立了总额1亿元的北斗产业基金,初步形成了“研发+制造+应用+资本”的北斗产业链条,规划建设了北斗企业孵化器基地和北斗产业园,全力打造全国北斗应用技术知名品牌示范区,在全国北斗产业中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搭平台】

高新区已成为

全国北斗产业格局中“重要一极”

郑州高新区已成为全国北斗产业格局中“重要一极”。围绕布局授时终端、智能装备制造、北斗应用系统集成以及北斗位置服务四大领域,高新区形成了以威科姆、大华安防、天迈科技、全能科技等业内企业为代表的北斗产业集群。2019年以来,新增北斗应用相关企业23家,北斗应用相关企业总数量超过150家,占郑州市北斗企业总量的60%以上。2019年高新区北斗应用产业综合产值达42.3亿元,呈稳步增长态势。

鉴于高新区具备的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2020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高新区围绕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精密测量为重点的北斗应用、网络安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超硬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推动产业成规模、上水平”。据悉,高新区决策层明确提出,要在以精密测量为重点的北斗应用领域勇当全国排头兵、领头羊。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携手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举办北斗‘一会一赛一展’系列主题活动,集思广益、广泛交流,探讨新时期北斗产业的发展,展望新一代北斗核心技术应用,必将为高新区发展以精密测量为重点的北斗应用产业聚集智慧、聚集资源、聚集人才,也必将为全面提升高新区乃至全市全省北斗产业发展水平提供重要助力。”郑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新亭表示。

延伸阅读之一:

“北斗”如何走入地下、地铁等非暴露空间?

卫星上天,重在落地应用。8月31日,“第五届赛迪北斗应用沙龙暨中原非暴露空间学术论坛”活动在高新区举办,院士、专家与国内知名企业代表同台交流,研究、探讨定位技术在非暴露空间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促进北斗在非暴露空间的应用推广。

北斗导航应用在非暴露空间有哪些用途?

何为非暴露空间?“非暴露空间是相对于暴露空间定义的,更多的是在室内或半室内的场景。”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之一,香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席威介绍,目前,北斗导航应用正在向室内、水下、深空的综合PNT(定位、导航与授时)方向发展。其中,在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煤矿、工厂,以及商场、医院等非暴露空间有着广泛的用途。

“大家都没有习惯在室内使用导航,事实上我们是需要的。”席威举例,比如在商场停车,需要记住停在哪个区的几号停车位,很多时候怕忘记还要拍照,就这逛完商场找车还是很费劲,甚至会迷路。如果有精准的导航定位,直接定位车辆所在的车位,将会节省大量找车的时间。

香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的相关项目是去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八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引进的项目,也是河南第一家开展非暴露空间定位业务的公司。

他们研究了针对北斗的非暴露空间的时空体系,实现北斗在整个非暴露空间应用的补充、增强和备份,打破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边界和壁垒。

记者 孙庆辉

延伸阅读之二:

“北斗+地铁”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是北斗在非暴露空间的重要应用领域。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需要建立平安智慧、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现代化大城市,这离不开北斗高科技的助力。

比如,列车在行车中有精准定位的需求,目前通过技术手段已经解决了列车的定位,未来对精准定位的需求会非常高,需要引入地下空间的精准定位技术。其次,在隧道空间设备的检修也需要精准定位,能够帮助实现在运动状态下找出故障、定位准,维修人员及时到现场处理。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位需求,香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定位系统,系统综合了“BDS+UWB+空间数字化”等技术,参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为城市轨道交通建立“地下北斗系统”,在统一的时空基准下,实现定位、授时、通信等服务的可用性、精确性、可靠性、连续性和稳健性。目前该系统已在北京地铁一号线四惠站交付实验样板,实验效果良好并顺利通过验收。

“北京地铁已确定‘北斗+5G+智慧地铁’的发展方向,以提升区间管理效率和服务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未来,‘地下北斗系统’还将逐步向乘客开放,为乘客提供多样化和差异化的服务。”据介绍,郑州在地铁建设方面起点较高。

据悉,此次赛迪北斗应用沙龙的学术交流凝聚着老一辈科学家的心血和希望。“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在写给本届沙龙的贺信中说:“希望你们能将导航定位走入地下空间,走入地铁空间,走入更多的非暴露空间,并与北斗的室外导航定位相结合,全方位地做好北斗时空体系,为民生出行、智慧交通出一份力。”

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杨元喜也专门为本次北斗应用沙龙暨中原非暴露空间学术论坛发来贺信:“希望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郑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本次学术研讨会作为合作平台,促进中原地区导航企业、应用单位与大专院校之间的紧密合作,推动北斗应用在非暴露空间的大力发展。”

记者 孙庆辉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84700 2020-09-03 00:00:00 四 “北斗”为何总“围”着郑州转?KeywordPh郑州高新区再次进入“北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