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5版:高新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G05
赋予自创区一级财政管理权限
自创区创新实力明显提升 各项指标领跑全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相关链接
自创区创新实力明显提升 各项指标领跑全省

2016年,国务院批准郑州、洛阳、新乡3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国家赋予河南的重大战略。经过4年建设,自创区创新实力明显提升,各项指标领跑全省。

截至2019年底,三市研发投入达到335.8亿元,占全省的5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78件,为全省平均水平2.78倍;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92.8亿元,占全省的82.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2%,高于全省12.1个百分点。在最新的国家高新区考评中,郑州高新区进入20强,洛阳高新区提升至34位,新乡高新区两年提升16个位次。

郑州自创区(含辐射区)

汇集了郑州市76.2%的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自创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郑州在自创区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方面有哪些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加强顶层规划设计。2016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系列文件,逐步形成了“1+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从加快高企培育、加大支持研发投入、引进新型研发机构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政策链条。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2018年,郑州市以高新区为试点,启动了管理体制和薪酬制度改革。通过“大部门、扁平化”优化设置组织机构,实行全员聘任、绩效考核、薪酬激励,激发了创新工作动力。核心区企业登记注册零成本当日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最短22天。

开展政策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开展高新区工业用地兼容商业用的新型产业用地政策试点,规定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产业用地,可以建设不超过地上总建筑面积30%的零售商业、餐饮以及服务型公寓等配套建筑。出台全市新型工业用地政策,从一类工业用地中新增“新型工业用地”,用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通过两个土地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用地成本。

自创区(含辐射区)汇集了全市76.2%的高新技术企业、65%的科技型企业、69.74%的高端新创人才和84.6%的新型研发机构,已经成为全省创新创业的高地,成为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84702 2020-09-03 00:00:00 四 自创区创新实力明显提升 各项指标领跑全省KeywordPh■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