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致敬抗疫英雄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05
抗疫前线白衣执甲 郑州4人获殊荣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河南获奖全名单
捧回两项全国荣誉 网友给“网红薛书记”点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抗疫前线白衣执甲 郑州4人获殊荣
一批优秀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集体受表彰
乔伍营、付桂荣、赵清霞(从左至右)在京合影
2月4日,郑大一附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出征武汉 郑报全媒体记者 丁友明 图

在9月8日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郑州市有4名先进个人获表彰。他们分别是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主任乔伍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艾滋病大科兼感染一科主任、主任医师赵清霞,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付桂荣,郑州市公安局东风路分局治安大队民警樊树锋。其中,樊树锋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疫”中,他们或驰援武汉成为生命的“摆渡人”,或拱卫郑州奋战在隔离病房抗疫最前线,或不惧艰险迎难而上,以实际行动彰显着白衣天使和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郑报全媒体记者 邢进

李京儒 张玉东

通讯员 周二彬 王霞 余博文

付桂荣:

两个多月吃住在办公室

坚守在抗疫一线

作为郑州市卫生健康系统的带头人,武汉出现疫情后,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付桂荣敏锐察觉、迅速反应,号召全系统7万余名干部职工取消春节休假坚守岗位,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领导小组并启动响应机制,第一时间确定定点及后备医院,20余个防控文件迅速出台,5788人的五级医务人员梯队快速组建,6990名医务人员到交通卡口、基层社区、集中隔离点等防控一线开展医疗服务保障。

哪里有疫情防控,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走遍全市16个县区、60个隔离点、70余家医院、200余个基层卡点调研督导防控工作。郑州市在全省率先实施重点人群健康扫码管理,流调排查、密接人员及出院患者管理等5项政策领先国家3至7天,为郑州“硬核”战疫夯实基础,赢得宝贵时间。

两个多月吃住在办公室,坚守在抗疫一线,面对高强度工作和巨大压力,付桂荣的体重从63公斤掉到了54公斤。“生命至上、健康为先,疫情防控的使命责任比我的身体健康更重要!”在她的精神感召下,郑州市卫生健康系统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疫情防控的满意答卷。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亲耳聆听抗疫精神20字金句,付桂荣感慨万千。“我们将继续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巩固战疫各项成果,继续坚定不移地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乔伍营:

汶川地震、SARS、抗疫救援中的转运“老兵”

“党和国家给予了我至高的荣誉,让我备感肩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9月8日,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任乔伍营手捧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荣誉证书,心中感慨万千。

2月5日,51岁的乔伍营作为河南省援鄂医疗转运队队长,带领全省81名院前急救人员疾驰武汉,成为全国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挺进武汉的医疗急救转运队。

乔伍营是一名老党员,更是急救队伍中的“老兵”,汶川地震、SARS等突发救援事件中都有他的身影。到达武汉第一天,乔伍营便组织转运队“火线”成立临时党支部,引领全体队员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为保障全体队员零感染,每次出车前他都要一个个检查队员的防护装备是否穿戴规范;对当地道路不了解不熟悉,乔伍营一方面要求急救司机争分夺秒熟悉武汉地图,另一方面在准确利用当地120指挥平台的基础上,为郑州120指挥车前方引路。

在乔伍营的带领下,81名急救勇士在武汉抗疫的45天里,每天24小时值班备班,总共转运病人2525人次,完成15次批量患者转运保障任务,缓解了武汉120的压力和困难。

赵清霞:

坚守隔离病区,直到住院确诊患者“清零”

“钢铁霞”是同事们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艾滋病大科兼感染一科主任、主任医师赵清霞防护服上写的昵称。从艾防最前线到抗疫最前线,这个铿锵名字的背后,代表的是一位拥有33年党龄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与担当。此次作为先进个人赴京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赵清霞无比激动:“我只不过是郑州市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代表,这份荣誉,属于参战的全体‘战士’。”

赵清霞是河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专家成员、郑州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1月中旬,河南收治了一例由武汉返乡、因肺部重症感染到郑州求医的患者。赵清霞第一时间上报病例,参与会诊并指导开展隔离治疗。作为河南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次救治吹响了河南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集结号”。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河南省、郑州市两级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陆续腾空2栋病房楼、成立10个隔离病区,承担了郑州市大量的留观、疑似、确诊患者的排查、救治任务。

作为隔离病区临时党支部书记,从踏进隔离病区那一刻起,赵清霞就像“上了发条”一样。疫情严重时,医院收治了郑州一半以上的确诊患者。作为在传染病一线工作30多年的老兵,在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同时,还给年轻的医护人员打气:“有我在,你们不要怕。”

她坚守隔离病区40余天,直到住院确诊患者“清零”。辛勤付出的背后,是她带领医护人员完成511例疑似患者隔离观察、72例确诊患者康复出院、全院无1名医护人员感染所交上的优秀答卷。

樊树锋:连续奋战17天,倒在工作岗位上

2月11日,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17天的郑州市公安局东风路分局治安大队民警樊树锋因过度劳累导致颅内出血,倒在工作岗位上。2月19日,经抢救无效,生命定格在39岁。

“如果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我牺牲了,就把我的器官捐了,让更多的人延续生命。”家属遵从他生前愿望,将他的器官无偿捐献。他的义举挽救了3个人的生命、让两个人重见光明。

1981年出生的樊树锋是一名共产党员,入警以来,先后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安保等重大任务。

他负责的白庙社区包括大铺村、小铺村和姜砦村3个城中村,有8个网格9个小区900余户2800余人,还有两个在建工地,流动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为迅速查证落实辖区的疫情管控重点人员并摸清辖区人员情况,樊树锋从大年初二开始带着辅警,逐人入户排查,核对信息,询问情况。

樊树锋的家离单位很近,隔着一条街,300多米路。但妻子张华和两个女儿却觉得离得很远,远到经常十天半月见不到一次面。大年初二离家上班后,张华再也没有见过樊树锋一面。

疫情防控开始后,樊树锋吃住在单位,一连10多天没有回过家。

昨日,观看表彰大会的东风路分局余博文说:“疫情发生以来,我看到了那被口罩勒出红印的面庞,也看到了不惧病毒转移疑似病例的背影,更看到了自春节期间都没时间亲眼见家人一面的辛苦。这是他们救死扶伤的印记,也是他们劳累疲惫的写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85627 2020-09-09 00:00:00 三 抗疫前线白衣执甲 郑州4人获殊荣KeywordPh一批优秀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集体受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