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侯爱敏)记者从昨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南自贸试验区2020年最佳实践案例正式发布。省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被重点发布的23个最佳实践案例,制度创新性强、改革成效明显,且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未来在全省复制推广后,将极大助力全省范围内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23个最佳实践案例包括政务服务共7项、投资贸易8项、金融服务3项、多式联运3项、事中事后监管2项。据了解,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年多来,总体方案160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基本完成,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92项,其中,政务服务、跨境电商、多式联运等领域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这些改革创新为我省市场主体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3个最佳实践案例中,共7项在郑州片区实施,其中由郑州片区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形成的有以下5项。 国有土地出让考古前置改革。本项改革通过系统集成化的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措施,改变以往“一项目一申报”的做法,平均为企业节省审批时间30天以上,同时规避了项目建设可能存在的风险。 企业集群注册新模式。本模式在集群注册“绿色通道”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进一步放宽住所登记条件、简化登记手续、规范管理和服务,降低企业前期办公场所租赁成本。据统计,仅在企业设立初期,企业集群注册新模式平均为每家企业节约开户费等相关费用约8000元。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该模式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置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将区外的分拣、退货流程转移至区内,实行退货中心仓场所硬件设施监管,有效降低了电商企业退货仓储成本,缩短了广大消费者实际退货时间。 邮政口岸“三关合一”监管模式。该模式针对邮件、快件、跨境电商三项业务需求和特点,通过优化完善管理方案和监管方案,配合快件通关辅助系统和自动分拣线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在特定的作业区域内实施集中监管,极大地满足了跨境电商企业快速通关需求。 建立中欧班列运邮进出口双向集散通道。郑州海关和边境口岸海关通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解决进口邮件通关、封存、运载等问题,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同时利用远程协同、动态调整等方式,使中欧班列(郑州)国际邮件出口、进口的陆路通道全部打通,成为全国首条进出口双向运邮集散分拨的运输通道。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