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03版:航空港时报 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L03
喜看香炉朱村“容颜”巨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喜看香炉朱村“容颜”巨变
一户户困难群众住进新房,日子越过越亮堂

9月8日,蓝天白云,让人怡然自得。航空港区八千办事处香炉朱村,一处处新房子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不少困难家庭的堂屋、厨房、厕所、围墙等都翻修一新,一系列扶贫举措入民心、解民忧。 记者 王军方 文/图

村民的危房牵动着工作队的心

香炉朱村,走到村民刘超强的家门口,崭新的大门十分显眼,进入院子后,新修建了堂屋和厨房,厕所也翻修一新。

儿子去年考上上海交通大学后,47岁的刘超强和78岁的母亲生活在这里。

“以前,家里连院墙都没有,3间瓦房房顶塌了,我弄一些泡沫板材一块块放上去。厕所围墙是砖头垒的,只有半米高,只能靠石棉瓦遮挡。”刘超强说。

今年年初,航空港区城市管理局驻村第一书记赵淼来了。赵淼看到刘超强家房屋破烂,就敲门进入,送来了米面油。“你住这么简陋的房子,只要我在,就得让你家的房屋面貌改变一下。”赵淼对刘超强说。

八千办事处主任王军委也来到刘超强家里,“孩子在家里上网课,黑咕隆咚的,房子很危险,万一塌了怎么办?”王军委也很关心刘超强的住宿条件。

不到一个月就建好了新房

修建新房立即提上日程。

刘超强临时搬进邻居家后,4月23日,随着“轰隆隆”的声音,刘超强住了多年的老房子拆除了,建筑公司随之进场开工建设。

打地基时,赵淼拿着大铁锤敲击,发现竟然能敲出裂缝。于是,赵淼马上向派出帮扶单位城市管理局局长秦新东报告,秦新东非常重视。

随后,在赵淼的协调下,建筑公司重新打地基。“按民房标准,建筑公司原来的施工质量应该是符合要求的,但为了预防万一,提高标准是很有必要的。”赵淼负责任地说。

驻村工作队协调一部分资金,刘超强出一部分资金,但仍有一车砖的缺口。赵淼就联系爱心企业,运来一车砖。

如今,刘超强和母亲已搬进新房居住。

在很短时间内办好了“户保”

刘超强还有一个心病——办理低保。

刘超强的父亲在世时曾吃着低保,老人过世后,低保随之取消。如今,刘超强的母亲有病在身,“出门买个馍,走200米路就得休息一下”。

去年,刘超强去相关部门办理低保,8个月时间也没有批下来。

赵淼得知后,立即协调相关单位,很快就办了下来。

刘超强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是“个保”,只能让一个人享受低保政策。现在是“户保”,全家人都可以享受低保待遇,一家3口,每个人每个月可领取551元低保金。按农村的生活消费水平,可基本满足全家生活开支。

生活顺心了,刘超强还注册了抖音号,他边照顾母亲,边在抖音上帮哥哥卖蜂蜜。“都是货真价实的蜂蜜。”他高兴地打开手机给记者看。

看到驻村队员好像看到了孩子

记者和赵淼一走进左治标家的院子,就见左治标的老伴王英笑盈盈地走过来和赵淼打招呼。

“大娘,你多大了?”记者问王英。“属鸡的……”不等王英说完,赵淼随口就来:“75岁了。”

左治标当天跟着施工队干活去了,只有王英一个人在家。王英的女儿出嫁了,平时在婆家居住。

“驻村工作队的赵淼、帮扶干部曹伟来了以后,把我家这里收拾收拾,那里收拾收拾,还把柴火堆清理了,我看到小孩子们(驻村工作队队员)心欢喜。”王英溢于言表。

王英家里几件家具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她家原来的房子是1985年建的,和老家具差不多是一个年代的,墙皮掉渣、屋内返潮,生活环境较差,但没有得到实质改善。

赵淼发现后,很想解决她家的住房问题,但苦于没有资金。

几十年的老旧房屋焕然一新

7月1日上午,航空港实验区管委会主任张俊峰到王英家里调研,驻村工作队、八千办事处、航空港区扶贫办汇报了相关情况。同一天下午,航空港区管委会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会后,管委会投入“六改一增”资金近500万元,主要用于全区建档立卡脱贫户、低保户、五保户和残疾户等户容户貌提升。

王英家是“六改一增”专项资金的受益者之一。

7月底到8月初,施工队进驻王英家里。将她家的房顶重新修建,还在屋内吊顶,内墙也粉刷一新。

她家的厨房也重新修建。“原来的厨房是石棉瓦搭建的,墙是泥坯子,地面是泥土,进去时都要勾着头。”王英说,厕所也修建一新,原来低矮的厕所不见了。等待堂屋墙壁干燥后,王英很快就能和老伴搬进翻修过的房屋。

记者和赵淼离开她家时,她不断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你们这些干部。”

家里建筑全部拆掉重新建设

“淼,进来坐会儿吧……”记者和赵淼刚来到左顺兴家大门口,左顺兴就笑眯眯地招呼赵淼。

左顺兴弟兄3个,他排行老三。弟兄3人中,大哥二哥都没有娶妻没有子嗣,左顺兴的两个女儿已出嫁。老二曾是低保户,已经去世。老大精神不正常,多年来一直跟着左顺兴生活。

左顺兴家所有建筑都是扶贫后新建的,包括堂屋、厨房、厕所、围墙、大门。

说起自己的院落,开朗的左顺兴说曾是“一宅两院”,就是一块宅基地里有两个院子,最老的房屋有50多年历史了。

这次建设非常彻底,在政府的帮助下,他自己也出了部分资金,使得家里所有建筑面貌一新。建设的时候,资金依然不够,赵淼协调中建三局援助了一车砖。

看到赵淼过来,左顺兴忙拿串葡萄硬给手里塞。谈话中,左顺兴一直淼长淼短的,把赵淼当成了亲人。赵淼和记者在天快黑离开时,左顺兴又硬拉着赵淼的胳膊,非让晚上喝两瓶啤酒再走。“今天还有事,改天我掂着酒过来。”赵淼借故有事,笑着离开了。

全面跟进解决突出民生问题

香炉朱村原属省级贫困村,在2017年脱贫后为郑州市级低收入村,位于八千办事处驻地东5公里。

香炉朱村下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719户3570多人,耕地6100多亩。截至2020年7月底,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91户、五保户29户、低保户65户。

今年年初以来,城市管理局驻村工作队队员吃住在村、每天碰头、每周汇报、每月总结,通过自我加压、任务倒逼、理顺思路、落在实干。城市管理局局长秦新东召集局党委联席会,明确3名副处级领导、8个正科级单位分包香炉朱3个自然村,全面跟进协调“两不愁三保障”等突出民生问题,积极争取约27.45万元投入扶贫建设领域。

驻村工作队对因残、因病等低收入群众上报实施“政策兜底”,疫情后排查报批低保手续16户、兜底49人,协调争取68.25万元资金对排查上报的12户危房、20户“六改一增”、27户房屋漏雨给予解决。

目前,配合村“两委”汇总上报第二批“六改一增”118户,八千办事处已联系第三方公司评估,现开始修整31户。

在一系列得力措施下,香炉朱村正发生着巨变。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86505 2020-09-11 00:00:00 五 喜看香炉朱村“容颜”巨变KeywordPh一户户困难群众住进新房,日子越过越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