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V06版:巩义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V06-07
强化党建引领成效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强化党建引领成效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鲁庄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巩义市鲁庄镇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记者 李晓霞

巩义时报 孙淑霞 通讯员 曹孟萌 文/图

强化党建引领 加快乡村振兴

鲁庄镇位于巩义市西南边陲,地处巩义、偃师、登封三县交界处,在当地号称“小西藏”。全镇总面积93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为该市最多的镇之一,多数村庄小而散,共有51个自然村,242个村民小组、15971户7.2万人。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制约发展。

鲁庄镇党委政府一直在思考,如何克服自然条件等各方面不利因素影响,在加快乡村振兴中走出一条路子?鲁庄镇坚持党建引领,从抓干部队伍、大力改善村风民风入手,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

首先,管好干部。针对个别村中出现有个别干部混日子、能力差、不遵纪的现象,鲁庄镇坚持“严”字当头,创新三项举措,让他们混不下去,干不下去,待不下去。严把干部入口关。换届前,按照《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将常年在外的党员干部纳入流动党员,取消其竞选资格,同时要求每一名竞选干部在公开场合作任职承诺、辞职承诺,录制视频存档备案。实行竞选承诺公示制度。换届后,将每名村干部换届时所作的任职承诺和辞职承诺,在村委进行公示,时刻提醒自己服务群众的自觉性,让能力差的干部干不下去。目前,已经有10多名干部因为工作不力主动辞职。实行月视频述职制度。要求村干部每月必须在村工作22天,承诺群众的事情必须办到位。每月对其坐班值班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并纳入绩效考核管理。每名村干部每月在党员大会上就工作天数、工作成效述职,并录制小视频,发送微信群,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让混日子的干部混不下去。通过这些举措,广大干群知道“干与不干不一样”,促使干部队伍永葆工作激情。

其次,带好队伍。该镇多举措建强组织,村级支部“整合建”。鲁庄镇按照规模适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将全镇29个行政村划分为7个区域党总支,镇党政班子成员兼任区总支书记或区负责人,明确区总支书记和网格长为党建指导员,每月参加分包村的党员亮相日活动,为党建活动提供跟踪指导。同时,将该市驻村办专门为鲁庄下派的6名第一书记,作为村级支部整合的中坚力量。

强弱支部“结对建”。坚持以强带弱,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如南村村新老班子遗留问题较多,造成各项工作开展不力,该镇就创新在鲁庄村与南村村党支部之间开展党建结对联创试点,鲁庄村两委干部齐上阵,用实际行动带动南村村党群关系发展,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化解了南村新老班子长期以来的矛盾,南村村的党支部创建工作也得以晋位升级。

多举措严管队伍。积分管理:坚持开展党员积分管理活动,积分结果在村“党员贡献墙”公开公示,奖优罚差,好的参评镇村的最高荣誉“先锋党员”,积分低于60分的,经过村党员大会研判,转入镇后进党员党支部教育转化,激发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冲在前、做表率。集中亮相:坚持每月的“党员亮相日”制度,各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完成五项议程之后,围绕本月中心工作,组织全体党员在公众场合集体开展相应的志愿服务,请假党员由其直系亲属代替。严管党员: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对于长期以各种理由不参加党员会议、党员活动的,首先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下通知,对仍然不服从组织管理6个月以上的,取消村干部竞选资格。

重视民风村风 优民风塑乡韵

良好的民风村风,对于基层治理和开展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村风差、民风差,如果不想法扭转,村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就会开展不下去,时间一长,“软弱涣散”的帽子必然会扣上。因此,鲁庄镇高度重视民风村风,从党员、群众两类群体入手,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用“先锋党员”带好民风。该镇深入开展“支部举旗帜,党员亮身份,发展有作为”主题党建活动,通过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动作用,用实实在在的事,影响和带动群众转变民风。

针对在职党员,按照“机关党员亮牌、农村党员积分、企业党员设岗、无职党员定责”的总体思路,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将党员一言一行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每年,该镇党委根据积分情况,评选出先锋党员,为每个先锋党员设置安装“党员家庭户”标牌,并召开镇村总结大会进行宣传表彰,激发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冲在前、做表率作用。

针对无职党员,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分类定向服务”活动,组建人居环境整治志愿者服务队、便民服务志愿者服务队、资源共享志愿者服务队和矛盾调解化解志愿者服务队四支服务队,镇党委统一制作公示标牌,在村显著位置公示,真正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针对老党员。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8个党小组,并在7个村支部设立老党员工作室,让老党员在农村工作六大员(参议员、调解员、环保员、管理员、监督员、辅导员)中发挥作用,有力推动了村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关帝庙村老党员杨树(化名)身残志坚,每天在老党员工作室为村民调解民事纠纷、土地纠纷、家庭矛盾,遇到有困难的群众还带头捐款。这些优秀老党员的事迹,该镇给予宣传和展示,并定期开展“老党员先锋模范”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老党员的荣誉感,促其发挥更大作用。

用“好人家庭墙”塑好民风。好家风、好民风、好乡风是德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振兴和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鲁庄镇在29个村显著位置创新设立“好人家庭墙”,从弘扬精神文明典型入手,一个家族一门好家风,一个好人一个金字招牌,一个典型荣耀一片乡里。“好人家庭”以家族而非以户籍家庭为单位,旨在利用血缘关系,树立家族长者权威,发挥德治力量。严格评选标准,每季度评选一次,当选的“家长”名字用金粉加注。目前,全镇共评选“好人家庭”213户。“好人家庭”的影响力持续扩大,不少家庭为儿女相亲时,改变以往托亲戚朋友、打听门第的旧传统,而是直接到好人墙上看是否是“好人家庭”,只要有,放心结亲家。在正面亮评的基础上,设置负面清单,家族成员中,凡有好逸恶劳,不孝敬父母、不遵纪守法等现象,整个家族都不能参与评选好人家庭,以整个家族的力量帮助家庭成员转变思想,改掉恶习。随着中心工作的变化,“好人家庭”标准在不断增加、优化深化、与时俱进,党和国家提倡什么,就在标准上增加什么,把方针政策化为道德约束,实现政令畅通,民心向党。各村“好人家庭墙”前设立长桌说事处,作为说事会说事评理的地方。桌面上张贴着“心平气和说事,通情达理做人”,说事会就是“民间法庭”。

用“党群连心喇叭”宣传正能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是村级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在信息日益发达、群众接受信息的途径十分多元的今天,如何对群众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鲁庄镇选择了原始而又管用的大喇叭。

从2020年3月起,在鲁庄镇,每到上午7点和下午7点,全镇上空传播的是同一个声音,党的政策、镇里重点工作安排第一时间向群众宣传,好人家庭的事迹在同一时间向全镇传播。为使全镇人在思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不断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和感情,鲁庄镇投资60余万元在全镇重新建立起“党群连心大喇叭”无线广播系统,镇里成立编辑广播中心,各村共安装喇叭261个,实现所有自然村全覆盖。大喇叭主要宣传市、镇中心工作、阶段性主要任务和好人家庭事迹。由宣传口牵头,积极发动乡贤、律师以及回乡大学生等各类人员参与,组成播音队伍,以两周一期、每天两次的播放频率,宣传好政策,传递正能量。“党群连心大喇叭”在防疫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这片土地上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氛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86894 2020-09-14 00:00:00 一 强化党建引领成效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KeywordPh鲁庄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