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武亚杰)昨日,记者从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冬郑州在热源布局、热源能源结构和联网供热等方面将有新的变化。
目前,主城区四环内已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主城区外,供热向周边辐射发展,涵盖港区、百荣区域、高新区。今年入网面积预计将达到1.7亿平方米,实际供热面积将突破1亿平方米关口,郑州市集中供热将呈现“一城一网一个亿”的新格局。
不同于往年,城区内燃煤电厂将陆续关停,预示着主城区煤电供热已成为历史,由外围电厂长距离引热入郑成为主流。今年的热源,除裕中电厂、豫能电厂、荥阳国电三座外围电厂作为主力外,还有北郊、枣庄、政七街、东明路、郑东、商都、港区七座燃气锅炉房和化工、南环、陇海、管南、百荣、高新六座隔压站保障供热。不过,面对热源与发展需求不平衡的矛盾,今冬供热设施仍需长期高负荷运行。
根据工期安排,高新隔压能源站将于10月份调试,11月初开始参与冷态运行,在今冬供暖季正式“上岗”。届时,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将为高新区提供热源,其供热运行管理与服务仍由郑州高新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负责。
据初步统计,2020~2021供热季,郑州市集中供热热源结构中热电联产热源和燃气锅炉房热源将分别占总供热能力的67%和33%。其中,燃气锅炉房占比由2018年的28%上升了5个百分点,也意味着清洁低碳的能源革命在未来仍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