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V06版:巩义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V06
昔日穷乡僻壤 “蝶变”美丽乡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北山口镇山川村
昔日穷乡僻壤 “蝶变”美丽乡村

金秋时节,记者沿巩义市北山口镇山川村的宽阔马路向前,可见两侧新种了景观树和各种花卉。一座座崭新的农家小楼拔地而起,那些散落在沟岭的各种形态的民居,都披上了新外衣,红瓦、绿树、小游园使乡村颜值倍增。还有老宅旧屋,在岁月的洗礼中变成了山川村独居特色的乡村美景。该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红利,正在一步步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夯实发展根基,组织功能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持续优化,乡风民风更加文明,迎来了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民生工程改善的“美好时光”,逐步发展成了北山口镇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区”。

记者 李晓霞 文/图

找准工作的重点环节 打通“主动脉”

山川村位于巩义市东南部青龙山与凤凰山之间,区域面积7.2平方公里,全村有三个自然村,辖14个村民组,共有人口4856人。先后获得了“郑州市林业生态村”和“巩义市镇、村卫生单位”和“郑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一直以来,山川村紧紧围绕巩义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摘星夺旗创三宜”活动的决策部署及创建“郑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发展计划,以党建为统领,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党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以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工作态度谋划开展村党建工作,打造了一支团结、务实、高效、清廉、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两山夹一川,说的就是山川,俺村是名副其实的山沟沟。以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走的是乡间小道泥水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生活垃圾随处乱扔,现在你们再看,路宽了,环境好了,年轻人都去创业或上班了。农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城里人都来俺山沟里休闲。”提起村庄的变化,村民们喜滋滋的。

记者也看到,村民们不用出村,就能买到所需的日常用品。“五横七纵”的道路格局正在形成。2组的赵大姐说:“村里变化是真大,拆违补绿使环境好了,旱厕变成水冲式,再加上垃圾分类,使村庄更洁净了。破旧的老砖厂摇身一变成了高规格的幼儿园。燃气就要入户了,就连废弃的老院旧屋都能变成网红打卡地,俺比城里人的日子都自在,咋会不满意?”

找准工作的薄弱环节 畅通“微循环”

收官之年遇疫情,使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该村注重关注困难群体,每月都要对14户贫困户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生活、经济收入等方面的情况,聚焦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健全帮扶措施,严防脱贫后的返贫,一户一人都不能落下。还经常组织党员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对贫困户屋里屋外“脏乱差”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以“钉钉子”的精神、“绣花”的功夫多措并举,分类施策,解决好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问题,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

了解到3组村民赵长通的实际情况后,村党总支积极作为,制定帮扶计划,用“真心+爱心”为贫困户撑起了一把保护伞。现在的赵长通每天都是乐呵呵的,和一家耐火材料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每月都有固定收入。

在“稳”的基础上 力求“进”步更大一些

为争取“郑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山川村抢抓机遇,打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翻身仗”。一边到先进村“取经问道”,一边发动老党员、老干部等基层细胞提前介入,宣传造势,达成共识。该村邀请专业设计单位按照宜业、宜居、宜游的发展思路为村庄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设计。

在下窑,老窑旧宅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曾经因为落后偏僻而保存下来的老宅旧屋、废弃庭院,摇身一变,将变成“金窝银窝”,一院一品一特色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该村正在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持原来老村风貌不变的基础上,做着提升村庄品位大文章。

在“好”的基础上 力求发展得更“快”一些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拆违一直是让基层干部最头疼的一件事。山川村因地制宜,抢抓村庄发展新机遇,在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及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对历史遗留问题,因户施策,上门做思想工作,说服一人而带动大家,使村民自觉加入了违章建筑零费用拆除,截至目前已拆除违章建筑480余平方米,并进行了绿化。

为方便群众出行,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山庙口文化广场,工程投资8万余元,推平土石方4000余立方米;修改村主干道路线,垒砌石方100余立方米,挖填土石方1350立方米;投资240万元,对村从S235—山川村2.2公里的道路进行了扩宽、改造、硬化,协调土地6.2亩,目前该工程已完成。高标准建造、容纳6个班180名孩子、投资520万元的幼儿园建设项目已进入尾声,年底前将正式投入使用。

畅通“小通道” 构筑“大平台”

“吃水问题不解决,哪有心情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现在装上了智能化水表,用多少买多少,再不用因停水、因分摊水费而闹矛盾了。水路通了,心情顺了,干群关系更融洽了。”提起吃水问题,3组村民的幸福感就洋溢在脸上。

该组有127户524口人,吃水问题一直是老大难,家里的水管成了摆设,村民心里不舒坦,干部也不能安生。原来,因管道老化造成了东边不漏西边漏,断水停水现象普遍,维修频繁,再加上其他因素,吃水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日积月累,变成了影响村民正常生活的一件大事,大家怨言很多。

不过,从4月份开始,他们就不再为吃水问题发愁了。水费从原先的3.5元一吨甚至更高,变成了现在的2.5元一吨,每家每户还月月有补助。转变的原因,是因为农村饮水工程智能化管控。

3组组长赵伟杰深有感触:“以前的管网是塑料白管子,铁接头,连通处用的是粘和缠,时间一长,开始漏水,主管漏了,得关了阀门修,漏的那部分水费从哪出?为分摊水费这事没少吵,我也没少生闲气,有时候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把水费垫了。现在好了,水和电一样归入智能化管控了。”

据了解,这次饮水工程智能化管控项目是和巩义市的自来水公司联系达成共识的有效实践,通过开组员会,统一意见,统一施工方案,统一行动,将以前的老管网全部废除,统一换上了高质量的PC黑色管道,共计4000余米,材料由组里统一购买。

真正让群众吃到放心水、交明白费的做法为农村饮水工程智能化管控的普及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该村党总支书记赵超表示,饮水工程智能化管控将在全村普及。

如今,山川人正遵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规划,以更新的高度、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更热的温度,重新审视山川村,深化“生态山川、旅游山川、文化山川、文明山川、富裕山川”发展思路,把政策机遇转化为乡村巨大发展空间,“赛道”上拼实绩,在敢闯敢试的“舞台”上展担当,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一个崭新的美丽乡村呼之欲出。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88686 2020-09-23 00:00:00 三 昔日穷乡僻壤 “蝶变”美丽乡村KeywordPh北山口镇山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