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V08版:巩义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V08
巩义文旅:行走龙窝沟,捡遗、拾趣……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巩义文旅:行走龙窝沟,捡遗、拾趣……

看多了康百万庄园的深宅大院、重脊高檐、垂花门楼、曲径通幽,逐渐发现,在庄园周围还散落着一些比庄园更加古老的文化遗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岁月的尘埃并未掩去其灼灼光华。 记者 李晓霞 文/图

认识龙窝沟

庄园北面的一条小沟,被当地百姓称为龙窝沟,是散落在庄园周围的珍珠之一,同属庄园的一部分,在民间留下许多故事和传说。

咋叫龙窝沟

同行的康百万庄园管理处副主任李国霞说,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夺权,刘秀起兵反抗。王莽兵多将广,刘秀势单力薄,反被王莽追杀。刘秀逃到河南巩县(今巩义)时,曾躲避在洛水岸边的一条荒沟里。刘秀称帝后,这个荒沟被老百姓称为龙窝沟。

沟里有人家

沟口还有人家,不仅有鸡鸣犬吠,还有蝶舞蝉鸣。秋风不燥,秋阳正好,绿树参天撒下一地荫凉,让人浑身舒泰,上坡的步子也轻快了许多。

路窄景色深

龙窝沟里的路很窄,路两边是一些散落的民居,有红砖平房,也有蓝瓦门楼土窑洞。抬首是韵,俯首是文化,越走越有味。

依山筑窑洞

龙窝沟里,乍一看,红砖大门新气象,其实家家都有大文章,随便推开一扇门,都能看到蓝砖古韵土窑洞,或观赏,或品味,都能随了人的心意,不虚此行。

隔壁有人家

这户人家,已经人去窑空,窑脸上是庄园高高的蓝砖围墙。这是离庄园最近的一户人家,窑壁很薄。据说,这家炒菜时的香味能飘进庄园。

老窑有新韵

也有一眼能看见的老窑洞,上面雕刻的字迹清晰,“安居乐业”几个字真实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字的两边,还刻有繁体的“商”字,给人以无限遐想。

古韵气息浓

康家的安家理念契合了河洛地区的民居特点,从里往外,从上往下是老民居的发展脉络。院中的树和一些草植,看着并不荒凉,反而为龙窝沟增添了一种神韵。

树的种类多

树有枣树、槐树、石榴树等。越往里走,越幽静,树木也愈加繁茂。路边的牵牛花一簇簇、一朵朵,有了它们做陪衬,古老的龙窝沟显得生机勃勃。

再往前,拐了弯就是张沟了,张沟,是康百万庄园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88690 2020-09-23 00:00:00 三 巩义文旅:行走龙窝沟,捡遗、拾趣……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