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们就盼着早日住进新房子,跟家里人商量以后,选到了全家都满意的房子,非常开心!”9月18日,荥阳市豫龙镇蒋寨村一名村民在选房确认书签下自己的名字,高兴地说。 据了解,蒋寨安置区位于豫龙镇“四村联建”安置区内部,自9月16日开始分房,历时5天,参与群众超过500户。新建社区房源大小不等、户型设计多样,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不同需求。 随着回迁,蒋寨村民也看到了幸福的生活,因为同为“四村联建”项目的刘村、罗垌回迁,旧日村庄的剪影逐渐淡去,崭新的楼房鳞次栉比,宽敞的街道干净整洁,道路两旁商铺林立,城镇化、现代化的气息愈发浓厚。“四村联建”社区内,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广场、图书馆、活动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越来越多的征迁群众适应并喜欢上新型社区带来的舒适生活。 8月16日,刘村社区文化小广场上架起了放映机和银幕,举办了露天科普电影放映活动。7月29日,罗垌社区举办庆“八一”书画培训交流活动,手把手教孩子写毛笔字,并在传授绘画要点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社区还组织女士参加厨艺培训,男士参加汽车维修培训,从而更好地在家门口找到心仪的工作,未来有了更好的奔头,钱袋子也逐渐鼓了起来…… 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李金凤 携手共圆群众“安居梦” 近年来,豫龙镇坚持“以建为主、注重品质、扩大成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主线,以和谐安置为根本落脚点,以人为本,算清土地、资金、产业、就业四本账,做好群众征迁、社区安置、劳动就业、保障增收四篇文章,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回迁安置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高度重视,高标规划。建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副职领导为副组长,包项目干部和村级干部为成员的三级领导及责任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坚持把安置区建设放在首位,提前谋划、提前布局。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地征求意见、了解民意,并聘请高资质的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使安置区既能融入整个镇区,又能突出自已的特色。 镇村结合,狠抓质量。在严格落实五大责任主体责任制的同时,在每个施工现场设立村级质量监督委员会办公室,每个拆迁村成立5人组成的质量监督委员会,监督人员常驻工地严把质量关,从施工材料、施工程序、施工工艺等到安置房建设的每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督,确保安置房建设的工程质量。 例会研判,狠抓进度。对每个回迁安置工程,都详细列出了具体的工程进展安排,每周、每月、每季度都有时间表,工期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快则快、能超则超。 截至目前,累计启动安置区建设10个,规划总建筑面积413万平方米,目前在建178万平方米,建成回迁205万平方米,回迁群众6000余户、25000人,今年年底138万平方米在建安置房实现封顶。 吃下早日回迁“定心丸” 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豫龙镇想方设法,全力以赴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确保安置房按期交付,让征迁群众如期住上称心如意的好房子。 工人返岗促复工,民生工程建设“有人干”。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豫龙镇采取交通补贴与包车接送两举措,为外地工人解决“行路难”问题,为安置区用工单位解决“用工难”问题,实现疫情防控与安置区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双胜利”,为安置房建设和群众回迁提供有力保障。 观摩打分找差距,民生工程建设“有人管”。召开安置区观摩评比会,到茹砦安置区、二十里铺安置区、赵家庄二期、瓦屋孙安置区、石柱岗二期等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察看,详细了解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环保设施运行等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进行现场会商,并在点评会上督促各施工单位对照问题找不足、找差距,公司与公司之间对比查找、安置区与安置区之间对比查找,及时整改,迎头赶上。 立功竞赛抢工期,民生工程建设“有人推”。在全镇范围内安置区开展“大干100天”立功竞赛活动,并对积极响应号召、率先完成任务的南阳竣至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煦燊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等4家先进集体,余建、张斌、仝守雷等9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号召辖区安置区建设相关企业扎扎实实抓工期、抓推进,着力打造精品工程,把安置区项目建设成全镇乃至荥阳市安置房建设项目的标杆工程。 群众安居乐业“有盼头” “在安置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为征迁群众提供优质生活环境,水、电、气、暖直通到家,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努力实现‘安置’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同行,让老百姓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最先、最直接的受益者。”豫龙镇党委书记张佳涛表示。 保障就业增收,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把稳定新型城镇化推进释放出来的发展空间、劳动力资源与产业发展充分融合,坚持产城互动,先后引进了五洲国际、中车交通、中天科技、海格通讯等一大批知名企业,通过技能培训,累计实现群众就业近万人,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业,加快了群众从农民到产业工人到市民的转变。坚持因地制宜,除结合项目实施群众取得就业收入外,充分发挥主城区优势,为每户群众无偿配建户均20平方米,人均9平方米商业用房,增加群众自主创业和出租最低保障机会,实现了群众就业收入、房产收益、创业增收三重保障。 优化功能配套,全程抓好高质建设。从社区功能分区到水、电、气、暖、夜景照明、绿化亮化、道路管网配套,坚持高标、高品,同开发区同品、同位、同值。积极融入“民本”意识,强化便民、惠民服务,完善各项功能配套,从工程质量、社区绿化亮化、配套服务等都坚持高品、高标。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智能安保工程、卫生医疗服务、幼儿园、托老养老等机构,使群众真正享受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优质、高效、便捷生活。 打造红色物业,不断延伸党建触角。打造现代化党群服务中心,以刘村为试点,创新开展“三联三争”活动(党员联户、支委联片、支部联建,党员争先锋、干部争模范、支部争五星),积极发挥党组织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心骨”作用,让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在社区落地生根。创新小区治理模式,将党建工作与群众服务联系起来,抓住群众最关心的事情,破解社区治理难题,通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服务能力,打通基层党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