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7版:新郑时报 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X07
徐光春:谈谈黄河文化与炎黄文化
张燕冬: 双循环格局下的挑战
肖向荣: 守正与创新,典礼仪式中的文化创意思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张燕冬: 双循环格局下的挑战

张燕冬,《财经》杂志执行主编、《财经智库》总裁、财经影业副总裁兼制片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博士。浙江杭州人,兼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成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今年5月以来,“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被不断强调,俨然成为今年以及今后若干年的主线。准确认识双循环里体现出来的迎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观念尤其重要。23日下午,张燕冬从经济领域,为黄帝文化论坛带来了一场《双循环格局下的挑战》演讲,为观众带来新思考新视角。

演讲中,张燕冬称,整个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也正在全球发生着变革。科技和数据化竞争,以及美国对中国高科技的脱钩,也给中国自己的创新、新研发,以及基础性研发提出了挑战。这样新技术革命不仅一方面在脱钩,另外一方面新科技革命也正在改变原有的国际分工,国际经济的竞争力对比和全球竞争的格局,也正在重构,这一点我们也要看到,尤其在5G以及云计算、物联网、分散计算等方面竞争尤为激烈。

张燕冬公布了杭州财经智库做的金融科技调研数据,他们走访杭州80多家企业发现,在场景、营商模式、经营模式方面,以及自我造血方面,中国都有很大优势。但在基础性创新和原创方面,我们中国确实积累很少,无论是阿里巴巴、海康卫视,还是杭州其他金融科技领域。

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疫情中数字化智能化广泛应用,也催生了数字经济在中国的异军突起,加速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全球也是这样,现在在某些方面竞争非常激烈,新经济、新业态、智能化生产逐渐成为一种主体形态。“中国一定要有一种战略的耐心,去应对国际的剧变,同时做好我们的事情,进一步通过我们自己实力的提升,来加快打破国外封锁,尤其美国封锁,与世界接轨。”演讲到最后,张燕冬强调,双循环不是内外,而是循环,强调提高自身能力才是关键。

记者 杨宜锦

新郑时报 朱得元

杨媚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89458 2020-09-25 00:00:00 五 张燕冬: 双循环格局下的挑战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