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秋国庆喜相逢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2
家国同庆
念好“紧箍咒”,廉洁过佳节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 取得明显成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念好“紧箍咒”,廉洁过佳节
10月1日,旅客和小朋友在河南省安阳东站候车厅国庆庆祝活动现场留影 新华社发
扫码看全文

“洁不洁,看过节。”节日期间是考验党员干部作风的关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今年国庆、中秋两节重叠,如何紧盯重要节点有效提醒党员干部把好节日廉洁关,以身作则反“四风”、树新风?长假期间,记者走访天津、浙江、广西、山东等省区市,看各地如何答好“廉洁过节”的考卷。

打造“新习俗”

节前有提醒,假期有暗访,平台有预警。记者走访各地了解到,这成了一些地区党员干部节日期间的“新习俗”。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一些地区防微杜渐,一刻不松,节日期间注重抓苗头、立规矩,切实筑牢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上的“防线”。

3日早晨7点多,天津市纪委监委派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卫丽娟没打招呼,推开市人大机关假期值班干部的办公室看到,人事室副主任王江淦已经在值班了。

与此同时,新的平台不断完善。浙江省玉环市“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全程纪实平台”启动以来,成为当地“扯袖子”的利器。

“对于违规违纪问题,平台分别设置黄橙红三色预警,进行预警、处置、问责。”玉环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曹英姬介绍说,纪检监察组依托平台发现履职不及时、不规范或存在廉政风险隐患的情况,将责令相关单位即知即改。

用好新手段

“请提供去年以来的购卡明细单,尤其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借助税务发票管理系统,发现违规公款消费疑点后,检查组来到吉林市某大型超市调取发票底单,并对3张疑似问题发票进行记录。这是吉林省聚焦节日期间厉行节约和作风建设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活动中的一幕。

有了新手段,一些“老毛病”才有“新解法”。节前一个晚上,天津市红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王路坚带队直奔当地一家酒店进行暗访。前段时间,红桥区自主研发的“智慧监督”工作平台上线试运行。平台采集录入监督信息3万多条。通过规律性分析,红桥区纪委监委提前对节日期间可能存在的“四风”风险点进行研判,其中便有这家酒店。

打好立体战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2020年8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情况显示,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问题依然位居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总数的第一位。

如何让风清气正成为节日“标配”,抓廉政作风告别“疲劳综合征”?

记者了解到,各地不断完善监督方式。浙江省诸暨市将日常监督、节点监督相结合,统筹派驻机构全面督查、业务科室动态督查、职能部门专项督查三种形式,紧盯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使用办公用房等重点问题。

同时,“开门监督”逐步形成。天津市纪委监委联合媒体机构,深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超市等点位进行实地察访,寻找疑似问题和线索。纪委监委干部认为,这拓展了监督的视野,更形成了新的震慑力量。

不断发挥群众监督力量,将监督力量注入社会“神经末梢”。为进一步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广西百色在强化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监督的基础上,动员群众检举党员干部违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问题线索,织牢织密“监督网”。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90848 2020-10-09 00:00:00 五 念好“紧箍咒”,廉洁过佳节KeywordPh■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