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8版:二十年记忆犹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紧跟时代 我们在路上
T18
我们与受众的距离更加亲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紧跟时代 我们在路上
当好多媒体采集“多面手”

我是记者 肖雅文

2012年到2020年,这是互联网极速发展的八年,也是我从一个实习生成长为时政记者的八年。从民生到财经再到时政,我从社会的不同视角,见证了互联网时代下人民生活的改变。

生产方式在变化

2012年,手机还只是方便大家联络的通信工具,那一年,微信注册用户过2亿,但不管是工作还是聊天我们更习惯用QQ,刚刚注册成为淘宝用户的我,还并不敢通过网络跟陌生人交易。

互联网虽普及,但移动互联的时代尚未展开,报纸和门户网站仍是大家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新闻的形式也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记者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支笔、一个本子,有时会带上录音笔,这些就是我们的所有的采访工具,采访形式也是以面对面的形式展开。八年过去,我们手里除了笔和纸,又多了可拍可录的手机,采集内容从单纯的文字采写变成了图片、声音、录像多种形式共同采集的“多面手”。

这些变化在近几年来的全国两会新闻报道中更为鲜明,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每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已经成为各大媒体的竞技场和新媒体融合成果的“练兵场”。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各显神通,纷纷拿出各自的“撒手锏”。自2015年《人民日报》在全国两会搭建“中央厨房”开始,“中央厨房”逐渐成为参与两会报道媒体的普遍选择。

全新的内容生产模式改变了我们的采访形式,更是改变了传统媒体原有的生产方式,实现“策、采、编、发”的全链条再造,不仅大大提升了新闻生产效率,也促进了两会新闻报道的高效传播。

实现传播渠道全覆盖

2020年,疫情防控下的新闻采访形式又有了新的发展,全国两会新闻中心在代表委员驻地搭建了新闻中心视频采访室,通过网络视频采访平台,代表委员和记者“屏对屏”,郑州报业集团也以视频的形式与驻豫全国人大代表时刻保持互动。

采访形式的变化源于受众需求的变化,从2G到3G,再到如今的5G,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成为整个传媒产业的前进方向。

直播的加入让新闻产品更加丰富,新媒体传播渠道也再次拓宽。从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类新闻网站、手机端延伸至直播、视频等平台,我们的服务对象随之发生变化,从“读者”到“受众”,再到“用户”,大家从单一的被动接受发展为可在评论区留言,而如今更是可以与生产者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记者也从新闻生产者悄然转变为服务者,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报道的新闻进行新颖的策划,尽可能去接近大众的喜好成为重要一课。

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新闻产业信息传播管理机制的固化,要求新闻信息能够更加及时、更加专业以及要适合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作为记者,面对这一时代更迭,也要完成自我身份的转变,由单一型向能写、能拍、能摄的综合型转变。这样才能在突发情况下第一时间对新闻进行及时的报道,进行最快的推送,以全媒体记者的姿态更好地拥抱媒体融合时代。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97432 2020-11-09 00:00:00 一 紧跟时代 我们在路上KeywordPh当好多媒体采集“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