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20版:二十年记忆犹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讲好故事 我们在路上
我的故事
能写也能拍 是我的追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能写也能拍 是我的追求

我是记者

郭韬略

我是蛮幸运的,从入行当记者的第二年就有了记者节。这样,每年11月8日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家人、朋友,还有同行的祝福,自己也免不了小小庆祝一下,当然,还有自省。就这样过去了20年。

当初让我感叹“神奇”的传真机已然成了老古董

回想起1999年刚入行,采访国奥队的奥运会预选赛。我是背着一个“死沉死沉”的传真机去的上海,每天晚上写完稿子,拨通电话,耳听着传真机的嚣叫声,看着稿纸一点点往前走,想象着这稿子在后方的传真机里就那么一点点吐出来,心里不住感叹:太神奇了。背着传真机去的原因一是为了节省时间:每到发稿高峰期,宾馆的商务中心都排起长队,自己在房间里直接传,自是免去了排队之苦;二是为了节约费用,商务中心发传真按页收钱,收费不菲。饶是自带传真机,在稿纸上也从来不按格写,为的是一张纸上尽可能多写字,也节省长途电话费,只是这样一来就给后方打字的同事带来不少麻烦。这么多年过去,当初让我感叹“神奇”的传真机已然成了老古董,想来现在很多00后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物件了吧。

再往后没多长时间,笔记本电脑普及了,传稿子直接传邮箱或者QQ,再往后是微信,现在通过手机就能直接提交系统了。最初的时候去哪儿出差,首先要问宾馆能不能拨号上网,再后来是问有没有宽带,再再后来问WIFI密码,现在干脆什么都不问了——打开手机热点就能上网。

技术不断在进步,写稿发稿也越来越方便,尴尬倒也不知不觉地出现了:都不知道从哪一天起,突然发现比赛刚刚结束,还没来及写稿,朋友圈里比赛结果早已经刷屏了,而且还文图并茂!而且还有视频!从那个时候起,曾经让我引以为豪多年的“2000多字的稿子,赛后一个小时搞定”已然变得无足轻重了,甚至还有些可笑。

当自己作品成了抖音上的“爆款”

体育记者出差多,为了更高效,同行往往都是身兼文字、摄影两职。我也曾经有模有样地给自己添置过一台单反,从南非世界杯到巴西世界杯,整天以背着相机在异国他乡“扫街”为乐,眼看着自己在里约的沙滩上拍的比基尼女郎跨版出现在自家报纸版面上,也曾经得意过很久。但日新月异的技术和传播手段,就像高速行进的列车拖着人向前走,现在当记者,光能写已经吃不开,哪怕是能写会拍,也算不上能干,还得能采编播“一条龙”。技术的裹挟之下,已经算得上“老家伙”的我也必须学会踉跄前行。

去年8月10日,中超联赛河南建业主场对北京人和的比赛,赛前航体周边下起了倾盆大雨。事实上,比赛按时进行不算新闻,因雨推迟才是新闻。等待比赛开始的过程中,我向后方发了两条文字短讯的同时,还发了两条短视频,球场大雨滂沱和后来场地工人清理场地积水的场面。场地工人取代球员成为新闻主角,这当真是可遇不可求,看到视频在客户端发出,还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不久后的10月19日,中国女排队长朱婷从北京回到郑州,这是朱婷和队友们世界杯夺冠后首次回家。行程紧张,加之接站的球迷和媒体众多,现场采访没有可能。这种情况下,在站台上一边等待,一边脑补电视剧中各种列车进站的场面。后来,就用手机拍下了列车进站、朱婷下车、在众人的簇拥中离开的全过程。把视频发给报社郑直播的编辑,精心编辑之后,还成了抖音上的“爆款”。

“变化的是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是不变的,内容为王的理念更不会变”。传媒巨变的时代,我经常对自己,也对同行这么说。但时代的改变,从来不会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融媒体”大势所趋,也只有主动求变,主动拥抱,才不会成为尘埃中的弃儿。所以,光能写不是我的追去,能写能拍才是。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97442 2020-11-09 00:00:00 一 能写也能拍 是我的追求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