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23版:二十年记忆犹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见证高校新闻媒体教学变迁
T23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接轨深融 我们在路上
见证高校新闻媒体教学变迁

我是老师 周红飞

从大学期间校园里小有名气的“文青”,在《郑州晚报》发表第一篇稿子《足球是圆的》,到先后在《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发表消息、时评及文艺作品300余篇逾20万字;从校报编辑、记者,到新媒体与音像发展中心主任;从高校新闻宣传一线,到兼任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高校校报委员会、河南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委宣传部特邀舆情研究员,河南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妇联、省社科联多个单位特约网评员……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周红飞经历了高校新闻媒体从平面到多媒体变迁的全过程,今天,让我们从他的视角和故事感受媒体发展关键词。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

要热爱 从学生记者 成为职业新闻人

我从小就对文学和新闻有浓厚的兴趣,2001年考入河南农业大学,与理想中的新闻专业失之交臂,却从未放弃对新闻的热爱,加入了学校大学生记者团,潜心新闻和文学创作。

作品发表不仅带来的是荣誉,“最高的时候一个月收到2500多元稿费”的我成为依靠写作最早拥有手机、MP3的同学之一,而那时,普通老师的月薪不足千元。作为一个在校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所在学院专门为我举办了作品展。2005年毕业之际,当不少人还在找工作时,我凭借厚厚的一摞作品赢得机会,以本科学历“破格留校”,从一名校报小记者成为河南农大校报编辑,从此走上了高校职业新闻人道路。

要顺势

时代要求我们居安思危,不可安于现状

在全国传媒变局中,纸媒地位受到冲击,报纸停刊的消息时有发生。尽管由于性质特殊,高校校报如同暴风眼般,外面飞沙走石,里面却是风平浪静的避风港,不过我深知,只有坚持学习实现思维和技术更新,才能始终走在高校新闻工作的潮头。

2009年,当时各大校报在网络上的呈现多为网页形式,我一直思考的是如何让校报像人民日报一样实现直观化阅读,“走出去”自学深造,熟练掌握了网络新闻传播技术。后来,随着微博、微信等新传播手段兴起,又及时开通报纸微博、微信,让纸面上的新闻在网络、手机上得到新生。

要思政

引导学生厘清思想误区,坚定理想信念

2013年,全国教育系统加快了新媒体建设步伐,我也从当年底接受了学校新媒体建设的重任,开始了从无到有的新媒体探索。传统媒体有绝对的优势,对此我一直深信不疑,在开展新媒体工作时,我坚持“内容为王”,通过丰富的内容和不断的创新,重点抓原创策划。

在新媒体领域,网络意识形态的斗争最为激烈。从投入新媒体工作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率先在高校开展舆情工作,以评论引导舆论维护大局。由学校“官微”领衔的新媒体联盟,吸纳了上百个网络和新媒体平台,搭建了沟通互动无障碍、信息反馈有声音的全网通渠道,契合大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达到了传播正能量、化解负能量的作用。“正负”之间,引导学生厘清了思想误区,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行动标准。

要开创

做任何新闻

都要既接地气又有深度

初任校报编辑,我一改常规做法摒弃了“豆腐块”新闻,带领学生记者做起了动辄3000字的“大新闻”,同时要求大家用都市报的视角发现新闻,用接地气的语言撰写新闻。

短短几年间,诸如《校外租房的堵与疏》《大学奖学金消费调查与思考》《初登舞台,“90后”值得期待》《关于各院高考状元的调查报告(跟踪四年)》《漫漫考证路,我们向哪走?》等既立足校园又新鲜活泼的策划大稿不断涌现,赢得了读者的真心喜爱,成为河南高校校报的一股“清流”。

要融媒

打造新型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枢纽

新的时期,媒体融合发展要抓住“变”和“不变”。媒体之变在于信息技术和媒体形态及传播方式的迭代更新,“不变”在于好的内容永远是传播的价值核心。

作为思想文化和现代化技术聚集地的高校来说,如何能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并引领社会价值取向应是天然的使命和责任。就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说,高校的媒体融合之路必须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加强融媒体建设顶层设计,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全面整合重构新型融媒体矩阵,打造管理规范、技术先进、运转高效、传播精准、服务到位的新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枢纽,才能实现全面服务和助力学校中心工作的应有价值。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97445 2020-11-09 00:00:00 一 见证高校新闻媒体教学变迁KeywordPh接轨深融 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