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7版:登封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化
用笔墨表现和感受现实生活
■登封书画风采
白露为霜薯正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笔墨表现和感受现实生活

李白、杜甫、杨兰春等,古往今来,那些镌刻于嵩山上的文人墨客,用文字和艺术构筑起华夏辉煌悠久的文明。如今嵩山聚集更多优秀的文化人士,构筑了嵩山文化的风骨和嵩山文化现象。为此,本报联合登封市文联开设《文艺嵩岳》专栏。本期讲述登封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赵洪涛的艺术人生。

赵洪涛的作品一花一鸟,一草一木,都赋予绚丽色彩、新异的构图,用笔纵放,不失古法,墨色清新,雅俗共赏。从艺30年来,他的多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孔繁森纪念馆等单位及个人收藏。

登封融媒记者

高鹏敏 欧阳文权 文/图

坚持一脉相承

赵洪涛耿直大方,和他的书法、画作一样,没有半点夺人耳目的造作,笔墨中沉浸着追慕古人的心境。赵洪涛曾在首都师范大学全国美术名师高研班学习深造,得到多位名师指点。他说:“我愿意做一个接力棒,把中国艺术的传统接力下去。”他始终认为,历史上没有一个大师不通过继承传统,而站在大师行列的。于是,对前辈艺术大师心摹手追,成为他的主要功课。在传统艺术领域多元化、追求创新一度成为热点之时,赵洪涛依然坚定地走在继承传统的道路上,对精益求精的笔法、传统的绘画技艺以及传统艺术家的境界、素养不懈追求。

赵洪涛在画作中把抒情写意的艺术手法与中国传统艺术做到一脉相承,同时他又在立意、构图和造境方面都对传统绘画程式有所突破。

追求自然完美

赵洪涛认为,写生首先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虚心地向自然学习,要认真地观察她、研究她、热爱她、体悟她,在与自然的交流中生发出高妙而独特的表现方法。多年来,他始终把对自然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十分注重笔墨与自然的结合关系,尤其对山岩的体脉、沟壑的走势、树木的纹理等自然事物刻画更是尽善其工,尽现技法之精。

赵洪涛从艺30年来,中国画、水彩画、书法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奖项。他的水彩画作品参加中国美协“亚亨杯”全国绘画精品大展,入选中国美协主编的《全国绘画实力派作品集》,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获一等奖。他的中国画作品《嵩山秋韵》参加文化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获一等奖。他不仅多次参加“道法嵩山”五人书画展,而且还出版了自己的画集,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垂青“花中君子”

作为嵩山地区的山水画家,近年来,赵洪涛开始把更多精力投放在荷花写意创作上。

为了塑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品质,赵洪涛作画时笔下线条、墨色的往复、曲折、顿挫,以及聚散、主次等变化,都紧扣着对景物产生刹那间的心境活动,在笔墨、线条的交叉中,流露出对荷花喜爱的感情。他笔下的荷花充满了禅意美,粉白的荷花和泼墨的叶子形成对比,使荷花清雅高洁的姿态更显圣洁。画面中翠鸟、蜻蜓、游鱼、露珠等动静相生,使作品充满静谧与灵动……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赵洪涛心中的荷花已是高洁品格的化身,他说:“荷花是君子之花,人也当如此,高洁处事,清白做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98067 2020-11-12 00:00:00 四 用笔墨表现和感受现实生活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