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6版:新郑时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X06
带领村民发展集体产业 发家致富奔小康
不用来回跑路 婚检登记一次性解决
以赛促学 激发居民学习健康素养知识兴趣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市具茨山管委会大槐树村
带领村民发展集体产业 发家致富奔小康

本报讯 “看!这长势多喜人。”11月11日,在新郑市具茨山管委会大槐树村银耳种植基地,该村的支部书记郭红岭欣喜地将状如白牡丹的银耳展示给大家看。

新郑市具茨山管委会大槐树村位于新郑市西南,原先是具茨山上一个贫瘠的小山村,自2016年新郑市具茨山管委会大槐树村的村民搬进新家后,从村民变成社区居民,从硬件不完善的山区搬到功能齐全的新社区,村民不论是从生活环境还是居住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带领全村人一起奔小康,大槐树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在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与迫切需求后,认识到只有发展好村集体经济产业,才是带领大槐树群众实现小康社会的最有效办法。他们开始多次的研究商议,谋划产业扶贫,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规划。

在该村第一书记李晓峰和村支部书记郭红岭的共同努力下,以及新郑市扶贫办和帮扶企业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他们利用村内空闲土地和废弃的村委会建起了银耳种植基地。

2019年6月,银耳种植基地开工建设,占地约7亩,总投资近950万元,采用国内领先的恒温、恒湿全自动控制设备,到目前为止,两期建设4座菇房、1个烘干车间共3000平方已基本完工,达到投产条件。

为了保证产出顺利,“好想你”集团负责银耳产品的回收和技术指导。目前第一批菌棒已于10月13日从福州运回,开始试验性生产,目前长势喜人,待试验成功,在所有棚全面展开种植。一茬40天,一年可产6茬,可产48万棒,每棒毛利润2元。4座菇房以一年一座7万元的价格承包给农户,预计每年产生效益达28万元。

据郭红岭介绍,为实现乡村振兴,把银耳大棚项目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下一步村里计划投资200多万元配套建设菌棒设备和车间,为买种生产转为自育自产,扩大收益。菌棒设备建成后,预计每年生产菌棒48万棒,每个菌棒按5毛钱利润,村集体收入将增加24万元。看这长势喜人的银耳,郭红岭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的信心倍增。

记者 杨宜锦 新郑时报 李显文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98524 2020-11-13 00:00:00 五 带领村民发展集体产业 发家致富奔小康KeywordPh新郑市具茨山管委会大槐树村